缺硼情況下必須使用。土豆植株缺硼時,生長緩慢,主莖和側芽生長點壞死,側芽生長迅速,節間縮短,整株呈短叢狀。主莖基部出現褐斑,分枝多,植株呈叢生狀,葉片增厚卷起,影響光合產物運轉,葉片中積累大量淀粉,類似曲葉病毒病;根尖尖萎縮,根短粗褐,根尖易枯死,分枝根增多,根系不能深入發育,抗旱性降低。塊莖較小,靠近匍匐莖端的馬鈴薯表皮褐變或開裂,或局部維管束褐變。
缺硼的預防:苗期至花期每畝施硼砂0.25 ~ 0.75公斤,或花期噴施0.1%硼砂溶液。一般貧瘠的沙質土壤容易缺硼。當土壤中有效硼含量為0.5毫克/公斤時,可在基肥中施入7.5公斤/公頃的硼酸。土豆硼肥可以噴。土豆開花時噴。1.硼能促進土壤土豆作物的細胞伸長和細胞分裂,有利于土豆作物根系的生長和伸長。2.硼能提高豆科植物根瘤菌的固氮能力,增加固氮量。
8、噴灑 膨大素種植的出來的 土豆又大又圓,那么吃這種 土豆好嗎?噴施生長激素類藥物可以促進水果或蔬菜在生長期的增產增效,達到預期的效益。這是農民從六七十年代就開始使用的植物生長調節劑,對人沒有傷害。比如我們人類的身體也是極高矮的。其實激素水平肯定是不正常的,需要藥物調節。而果蔬不長苗,需要噴生長素來調節。苗太旺不結果,需要噴矮壯素促果。道理是一樣的。目前沒有國際論文說對人有害。
在回答問題之前,我沒想到的是:很常見土豆種植業跟著科技飛速發展,科技被用來促進農業膨大素食!心里是什么滋味!所以,肯定的,絕對的,堅決的回答:噴膨大素食土豆質量一定不好!作為一個小老百姓,雖然不是很富裕,但是拒絕膨大餐桌上的素食!同時強烈反對這種種植方式!生長在西北,土豆是最常見的蔬菜之一。是黃土下栽培的,病蟲害少。
9、市場賣的 土豆那么大,是不是因為使用 膨大劑造成的?-1/市面上的都是通過特殊栽培種植的,現在農業也科技化了,很多農作物都是科技栽培的。我覺得很可能是使用了膨大劑導致的。畢竟,人們現在希望增加產量,以便能賣個好價錢。事實確實如此。如果出現這種情況,也要及時舉報,維護自己的權益。土豆是日常生活中很常見的蔬菜,在市場上賣也比較便宜。
不知道什么時候開始的。人家買了一個土豆很大,就說是膨大劑引起的。市面上的土豆之所以這么大,跟土豆的產地和種植技術有關,但也不排除使用膨大劑量。很多人一聽到膨大這個名字就覺得很不健康,認為這樣種出來的土豆是不能吃的。膨大劑一般是指它能調節植物的生長。它是一種合成激素,可以調節那些作物的生長發育過程,有助于提高植物的質量,穩定產量。
10、關于 土豆生長時期使用的 農藥噴灑時間選擇合適的噴灑時間,有利于作物對農藥的吸收和利用。一般在晴朗無風的早晨,應在下午10點前或4點后使用。危害馬鈴薯的病蟲害有300多種,但并不是所有的病蟲害都會造成馬鈴薯嚴重減產。馬鈴薯病害主要分為真菌性病害、細菌性病害和病毒性病害。其中,由真菌引起的馬鈴薯晚疫病是世界上最重要的馬鈴薯病害,幾乎在所有馬鈴薯種植區均可發生。
馬鈴薯害蟲可分為地上害蟲和地下害蟲,其中以馬鈴薯塊莖蛾和蚜蟲為主。一、馬鈴薯的真菌性病害(一)晚疫病晚疫病是馬鈴薯主產區最重要的真菌性病害,其最初的傳播源是鄰近的馬鈴薯地或番茄、雜草和有機堆肥,防治晚疫病,首先要選擇抗病品種;其次,播種前嚴格剔除病薯。一旦發生晚疫病侵染,一般難以控制,因此需要在晚疫病發生前進行化學防治,即當天平均氣溫在10 ~ 25℃之間,下雨或空氣相對濕度超過90% 8小時以上,4 ~ 5天后進行噴霧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