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些農民之所以收割青麥,是因為青麥的售價會比成熟麥高,賣青麥也節省了一些收割成本,青儲源于玉米秸稈的青色儲存和嫩玉米種植基地,大量嫩玉米秸稈被掰斷批發后成為牛羊的天然飼草,如果配制成功青儲存儲,必須注意以下幾點:1,儲存在青貯塔的筒倉中,農民有權利做小麥青儲,但一般情況下不能違規,存儲分為表面存儲和半表面存儲。
青貯場地應選擇地勢高且干燥、土壤堅硬、地下水位低、易排水且無積水、靠近畜舍、遠離水源、遠離封閉式廁所和垃圾場的地方,防止污染。儲存在青貯塔的筒倉中。青貯塔:青貯塔可分為全塔和半塔。一般為圓柱形,直徑約3-6m,高約10-15m。含水量在40%-80%的青貯飼料可以青貯。填充原料時,較干燥的原料在下面。青貯塔出口小,深度大,青貯原料自重壓實度大,含氣量少,儲存質量好。
青貯窖:青貯窖可分為地下半地下和地上三種,圓形或方形,直徑2-3m,深度2.5-3.5m..通常以磚和水泥為材料,地窖底部留有排水口。一般根據當地的習慣和地下水位的方便操作來決定采用哪一種。但窖底必須高于地下水位0.5米以上,以防止水滲入窖內。青貯窖結構簡單,成本低廉,易于推廣。存儲分為表面存儲和半表面存儲。地表儲存:選擇干燥、平坦、堅實、傾斜的地面,將青貯原料堆放壓實,然后用厚厚的黑色塑料薄膜密封,蓋上一層雜草,再蓋上一層約20-30厚的土,周圍挖排水溝排水。
農民種地不容易,有追求利益最大化的權利。如果糧食有價值,誰會賣莊稼?小麥從幼苗期到成熟期,都會面臨病蟲害、惡劣天氣和糧食減產。而且收割機收割糧食還要付出機械成本和人工成本,這是一筆很大的支出。此外,農民有權處置他們田里的作物。農民出售年輕的農作物或谷物。是一種買賣關系,沒必要綁架農民。把糧食安全放在農民肩上太過分了。
也正是因為這個原因,有些朋友認為種小麥一定要當成糧食,而不是飼料。俗話說,家里有飯吃,不慌不忙。食物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尤其是近兩年。因此,如果小麥沒有成熟,就會被視為青儲收割,從食物的角度來說會造成一定的浪費。從種植者的角度來看,種植的小麥除了一部分供自己消費外,大部分都會出售。對于很多農民來說,一畝地2100元,比小麥成熟收割后賣小麥種子的價格還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