磷酸二氫鉀對水稻的增產效果非常顯著,主要表現在增加水稻 1000粒重,減少功能葉早衰,防止倒伏和高溫熱害,綜合效果很好。水稻: 1施肥時間施肥量是根據水稻、土壤養分供應、肥料養分含量、利用率等產量和養分需求計算的。施肥時期分為基肥、分蘗肥、穗肥和粒肥,不同時期施肥時間和比例如下:1。基肥A在水稻種植前施入,基肥用量占化肥總量的40%,基肥與最后一次耙田配合施用。
2分蘗肥A 水稻眾所周知,分蘗期是增加植株數量的關鍵時期水稻,所以分蘗肥要在移栽后或移栽后半個月施。b每畝用清水洗一桶果,葉面肥多加微量元素,促進分蘗。3穗肥A穗肥主要有兩種,一種是促花肥,一種是保花肥。b .促花肥采用土廚功能肥,一般在穗軸分化期至小穗分化期施用。在此期間,增加氮肥可以增加每穗穎花數。c護花肥一般在花粉細胞減數分裂前施用,能有效防止小穗退化,有利于莖鞘貯藏積累。
5、 水稻 灌漿期上不來。用什么產品可以加速 灌漿?提早成熟呢?防治方法:及時追施可利用的氮肥,防止缺氮,施入適量的磷鉀肥,施后進行田間栽培,使肥料融入土壤。為防止淺水缺磷和追肥,將30公斤過磷酸鈣和25-30公斤碳酸氫銨混合,同時施入667平方米。施用后,中耕田進行淺灌和勤灌,以提高地溫,增強稻桿對磷的吸收和代謝能力。新根發出后,用667m2追施尿素3-4kg,促進恢復生長。為防止缺鉀得不到補救,667m2應施草木灰150gk,施完后應立即中耕,或667m2施氯化鉀7.5kg。
6、 水稻打什么 農藥能絕產?水稻抽穗前一直有稻瘟病白葉枯病的危險,常用三唑酮三唑酮防治,但使用不當會導致水稻葉片短而嚴重時不能抽穗。抽穗前期常用烯唑醇或-2/12%京烯唑可濕性粉劑防治稻曲病,容易造成抽穗困難或穗半拔時停穗。在斷穗期或抽穗初期使用水稻含烯唑醇如曲后,影響水稻穗頸節間生長,造成纏頸,無法正常抽穗。
4.唑類殺菌劑。水稻抽穗前后小心使用咪唑類殺菌劑。用不好會影響航向灌漿。己唑醇和井岡霉素的復配劑如溫素,丙環唑和噻呋酰胺的單劑如二甘醇,持效期可達15天以上,對水稻紋枯病有效。需要注意的是,唑類殺菌劑如戊唑醇、烯唑醇和丙環唑可以抑制水稻中赤霉素的形成。在水稻上部節間長期使用,特別是用量增加時,可能會抑制節間伸長,導致抽穗困難,影響水稻。
7、 水稻秧期被水浸過用什么 農藥殺菌?排水洗葉抓排水,讓稻苗盡快從水里冒出來,及時把葉子上的泥洗掉。排水時要逐漸排干,不能一下子排完,這樣可以提高水稻植株的適應性,倒伏的秧苗要及時扶正,爛葉要剪掉。及時追肥,穗追肥,根外及時噴肥,根據苗情,每畝追施尿素35公斤。在旗葉提取期間和灌漿期,在根外噴施磷酸二氫鉀(75100克/畝)和50公斤/公斤水,共12次,后期抽穗后宜采用淺水間歇灌溉,以增強根系活力,延長功能葉壽命,增強秧苗抗逆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