殺蟲劑有毒,蚯蚓對其非常敏感,遇到農藥會逃逸蚯蚓。據調查,使用農藥特別是有毒的農田或果園農藥會使蚯蚓的數量減少。一般有機磷農藥中的谷硫磷、二嗪磷、殺螟硫磷、馬拉松、敵百蟲在正常劑量條件下對蚯蚓無明顯毒性作用,但有氯丹、七氯、敵敵畏、溴甲烷、氯化苦、西瑪津、西維因等一些。
有些肥料,如硫酸銨、碳酸氫銨、硝酸鉀、氨水,在一定濃度下對蚯蚓也有很大的傷害。如果用農業上常用的25倍的氨水與水混合,蚯蚓一旦接觸到這種4%的氨水溶液,幾十秒甚至幾分鐘就會死亡。所以如果是養殖蚯蚓,要盡量施有機肥或尿素。尿素濃度在1%以下時,對蚯蚓沒有毒性,但可以作為氮源促進蚯蚓的生長發育。
5、 農藥對動物的影響有機磷農藥對土壤動物的毒性試驗結果表明,土壤動物對農藥的毒性敏感,4個有機磷農藥處理組的動物數量和種類明顯減少。動物種類的減少主要是常見種類和稀有種類。動物數量的變化主要是優勢類群數量的增減。毒理試驗表明農藥對大型土壤動物蚯蚓有明顯的致死作用,對蚯蚓等大型動物、鞘翅目幼蟲、等足類嚙齒動物的呼吸強度有明顯的抑制作用。
6、 蚯蚓過多對農作物的影響?自然條件下不會出現這個問題。這是因為土壤中的營養有限,不足以造成蚯蚓太多的問題。當蚯蚓的數量超過土壤的承載能力時,饑餓會使它們滅絕,抑制數量的增加。同時,蚯蚓不吃腐殖質植物,不會咬人。所以對于植物來說不會構成危害。反而蚯蚓的好處樓上已經基本介紹過了。這里需要補充的是蚯蚓糞肥也是一種很好的植物有機肥料,可以促進植物生長,預防病害。
7、 農藥 蚯蚓毒性測試準備條件有哪些?主要包括土壤的準備和蚯蚓。1.實驗用土壤性質和pH值的測定。為了比較試驗結果,試驗中使用的土壤應標準化。根據歐共體委員會和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于1982年發布的農藥 p 蚯蚓的實驗室毒性試驗方法,規定采用人工合成土壤作為試驗土壤。合成土的成分(以干重計):石英砂(粒徑0.05 ~ 0.2mm)占83%,膨潤土占5%,泥炭(碎)占10%,碳酸鈣占1%,腐熟馬糞占1%。
2.測試蚯蚓。蚯蚓毒性試驗受蚯蚓品種、年齡和健康狀況的影響。因此,實驗中使用的品種蚯蚓為池子愛生蚯蚓(赤子愛勝蚓)。這種蚯蚓對農藥中度敏感,分布廣泛,繁殖快,容易飼養。實驗前將受試者蚯蚓在實驗室飼養觀察15 ~ 20天。狀態良好的蚯蚓應光亮有光澤,環帶清晰,體圓,對光、熱敏感,在培養槽內分布均勻;狀態不好的時候,它們就聚在一起,有的呈球形,從被窩里爬出來。顏色暗淡無光。
8、 農藥對農作物有什么影響?可能會讓它們吸收這些有毒物質,但是農作物會在體內分解,表面會有農藥殘留。你應該在吃之前洗干凈它們。殺蟲劑對植物微害,生長素類似物促進植物生長,除草劑只除草,對植物微害。農藥受害植物的癥狀有:(1)葉斑病、穿孔、焦枯枯萎、黃化、失綠、褪色、卷葉、葉片厚、脫葉、畸形等。;(2)果斑、疤痕、褐色果實、落果、畸形等。出現在果實中;(3)花瓣焦枯,花落;(4)植株矮化、畸形;(5)根短而粗;缺少根毛,表面增厚和變脆等。(6)種子發芽率低。
大叔農藥會殺死土壤中90%以上的蚯蚓必然會影響土壤的結構,對農作物的生長不利。有時農藥雖然殺死了一種害蟲,但同時殺死了它的天敵,使得這種害蟲大量繁殖,又如農藥在果園中的應用,往往不僅殺死害蟲及其天敵,還殺死傳粉昆蟲,影響果樹結果。另外,施藥后殘留在植物表面或體內的農藥及其轉化產物可能對植物本身沒有毒性,但可以通過食物鏈濃縮,最后危害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