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拐棗被蠟質覆蓋,外殼堅硬,必須抓住兩個關鍵時期噴灑,即越冬若蟲活動期和卵孵化高峰期。1)消滅越冬若蟲。在早春芽萌發期,用5度硫磺混合液均勻噴灑枝條,或用95%機油乳劑50倍液和5%高效氯氰菊酯乳油1500倍液噴灑枝條,均可取得較好的防治效果。2)高峰潛伏期噴施。6月上旬,觀察到卵進入孵化期高峰期,全樹噴施2000倍5%高效氯氰菊酯乳油和3000倍20%甲硝唑乳油。
4、 農藥知識有哪些?(1)噴霧法。用水稀釋農藥制劑,然后用噴霧器(機)將藥液霧化,均勻噴灑在植物上,是最常用的方法。(2)灌溉方法。用水稀釋藥物后,直接澆在植物根部。澆辛硫磷可以控制地下害蟲;澆氧樂果可以防治蚜蟲。(3)根施或撒施。將農藥施用于土壤或根際,以防治蠐螬、金針蟲、鼴鼠、線蟲和土傳疾病。先按所需劑量與細土(或細砂)充分混合制成毒土,然后均勻撒在地表,防治在植物下或土壤表面活動的害蟲。
(4)粉末噴涂法。用撣子在病蟲害表面撒粉,粉粒要細而均勻,噴灑要均勻周到。這種方法適用于缺水地區。(5)拌種和浸種。拌種是將粉末與種子按一定比例混合,放入拌種器中攪拌均勻。將種子混合后,在播種前堆放一定時間。浸種是將種子或幼苗用一定濃度的藥液浸泡一定時間,取出晾干,然后播種;一般浸種時間為5-40分鐘,浸種時間為5-30秒。
5、 農藥制劑中常用的乳化劑有哪些?表面活性劑是農藥 assistant的重要組成部分,其分子中具有親水和親油的雙極性基團。根據電子狀態,親水基團可分為四類:陰離子、陽離子、非離子和雙離子。表面活性劑可以通過親水性和親油性的平衡使溶液形成界面態,使其性質發生明顯變化。表面活性劑由于其化學結構特點,具有吸附和結合兩種基本性質,從而表現出分散、乳化、溶解、發泡、潤滑、潤濕和洗滌等功能。
當活性劑的濃度超過(CMC)時,活性劑本身凝結而不分散乳化,分散體增溶潤濕。乳化:指一種液體在另一種液體中以細小液滴(0.0550微米)的形式均勻分散:均質顆粒均勻分散在液體中,形成懸浮液或分散液。外觀:透明小珠:< 0.05(微米)灰色半透明0.050.1(微米)藍色半透明0.11(微米)乳白色150(微米)增容作用:由于膠束的存在,物質在溶劑中的溶解度增加,稱為增溶作用。
6、求 農藥加工助劑濕潤劑介紹又稱濕展劑、潤濕劑。農藥輔助設備之一。不溶或不被水潤濕的固體農藥被水潤濕的物質。主要作用是降低水的表面張力或界面張力,使固體表面被水潤濕。不溶于水農藥可與水混合制成懸液使用,藥液可潤濕并涂抹在作物、昆蟲、病菌表面,提高防治效果,減少藥害的發生。常用的濕潤劑如茶萎、洗衣粉、拉粉。我總結了一下農藥加工中常用的潤濕劑如下:1。拉粉BX也是老潤濕劑,屬于丁基萘磺酸鈉。水溶性好,氣泡少,廣泛用于可濕性粉劑,但問題是很難得到原產品。基本上不是原裝產品,實際BX含量也不一樣,所以價格相差很大,國產的7000到8000不等。
7、殺菌劑 農藥分類1。酰胺類殺真菌劑,如氟嗎啉、烯酰嗎啉、甲霜靈、芐嘧磺隆、雙氯芬酸、磺胺甲惡唑、磷酰胺、蟲酰肼、噻菌靈、氟蟲脲、雙氯芬酸、環丙烷氯、氟蟲酰胺、氟蟲酰胺、氟蟲酰胺、噻菌靈和氟吡胺。甲氧基丙烯酸酯類殺菌劑嘧菌酯、嘧菌酯、氟嘧菌酯、醚菌酯、苯氧芐胺、嘧菌酯、嘧菌酯、嘧菌酯、二甲嘧菌酯、嘧菌酯四、三唑類殺菌劑氟環唑、呋喃唑酮、環丙唑醇、苯醚甲環唑、烯唑醇、烯唑醇、烯唑醇。丙硫菌唑、除蟲唑、戊唑醇、四氟醚唑、三唑、殺菌唑、聯苯芐唑五、咪唑類如噻菌靈、麥穗寧、抑霉唑、高效抑霉唑、咪鮮胺、咪鮮胺錳絡合物、氟菌唑、氰霜唑、咪唑、噁二唑、吡哆酮。
8、熔模鑄造中,蠟模用什么蠟做的?一般使用溫度為58到62的低溫石蠟和4%到5%的聚乙烯進行硬化。聚乙烯應通過加熱熔化,并加入到熔化的石蠟中,以上是硅酸鈉工藝。如果是硅溶膠工藝,一般使用中溫蠟,熔點約為70至80度,熔膜:熔模鑄造,又稱失蠟鑄造,包括壓蠟、修蠟、樹裝配、浸漿、熔蠟、熔融金屬鑄造和后處理。失蠟鑄造是用蠟制作待鑄零件的蠟模,然后在蠟模上涂上泥漿,這是粘土模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