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又名豇豆,常患葉斑病,又名紅斑灰星病等。,主要發生在成蟲期,為害菜豆葉片,影響其生長發育,對其產量和品質影響較大。那么豆葉斑病的癥狀有哪些呢?有哪些預防方法?讓我們和邊肖一起來看看吧。豆葉斑病的癥狀1。葉部疾病。一般先發生在植株下部的老葉上,逐漸向上蔓延。初期病變較小,紫紅色至紫紅色,圓形或不規則形,發展后受靜脈限制,形成多角形或不規則形。
后期病斑合并,或葉片枯萎,嚴重影響結莢產量和持續結莢能力。病變為紫紅色、多角形或不規則形。出現一大片紅褐色病灶,病灶中心呈深褐色,后期有密集的灰黑色霉菌層。2.防治方法1。種子處理:選擇大而飽滿的種子,用1%福爾馬林浸泡20分鐘,播種前再用45°溫水浸泡10分鐘,洗凈。播種前2-3天左右,清水浸泡3-4小時,30℃催芽,種子發芽時播種。
5、 豌豆剝殼 農藥有哪些豌豆苗期農藥可以選擇使用50%辛硫磷乳油1000倍或48%樂施乳油1000倍進行灌根或噴霧防治。豌豆開花結英期重點防治可采用20%噻蟲胺懸液500倍液灌根防治根腐病,防治白粉病應在豌豆初花期或發病期噴施15%三唑酮可濕性粉劑15002000倍液。每667m2施用75L藥液,每710天施用一次,連續施用34次。但如果在豌豆的成蟲期將豆稈黑潛蠅與白粉病混配,則可噴灑1.8%阿維菌素2000倍。
6、 豌豆褐紋病很常見, 豌豆褐紋病該怎么防治?豌豆褐條需要使用農藥進行治療。選擇硫磺懸液和百菌清,這樣就可以處理了。豌豆褐條病防治措施:田間清理:深耕、清理病枝、集中火燒輪作:3年以上非豆科作物種子輪作:選擇無病種子,冷水預浸45小時,再用50°溫水浸泡5分鐘,冷水冷卻,播種。豌豆褐條病主要危害葉、莖、莢。浸泡后的葉子上出現不規則的淡紫色斑點。在高溫高濕條件下,病斑迅速蔓延,遍布葉片,最終導致病葉變黃、扭曲、死亡。大豆褐條病是一種低溫易發的氣傳病害,其生長發育溫度范圍為536,其中24-28最適宜。
7、 豌豆象用什么藥?豌豆大象是鞘翅目,豆科。在我國大部分省份均有分布,特別是江蘇、安徽、山東、陜西等省。危害豌豆小扁豆等幼蟲吃豆類,影響產量,破損的豆莢有臭味,不能食用。控制方法是嚴格檢疫,特別是對從疫區進口的豆制品。我們可以組織一定的人力及時清理倉庫的角落和倉庫外的草堆垃圾,因為這些地方可能會成為越冬成蟲的庇護所。在豌豆的種植期,可進行田間噴灑,降低豌豆象的發病率。
停止種植豌豆3年,徹底淘汰豌豆大象。防治措施田間防治應通過噴灑藥劑防治,防治成蟲產卵高峰期的產卵成蟲和初孵幼蟲,此高峰期往往與豌豆結莢高峰期和幼蟲孵化高峰期重合。藥劑可以是4.5%高效氯氰菊酯乳油10001500倍,0.6%滅蟻靈10001500倍,或90%敵百蟲晶體1000倍。豌豆脫粒后立即在陽光下暴曬56天,可殺死大豆粒中90%以上的幼蟲。
8、 豌豆花期噴灑什么 農藥?豌豆花期可噴農藥,豌豆花對土壤要求不嚴格,在排水良好的沙土或新開墾的土地上均可種植,但以pH6.07.0有機質含量高的疏松中性土壤為宜,有利于出苗和根瘤菌的發育,土壤酸度低于pH5.5時易發生豌豆1 并且容易因播種或幼苗排水不良而爛根,開花期干旱施肥不良容易形成空莢或破莢。 豌豆花盆土由腐殖土、泥炭、河沙和部分有機肥制成,開花前10天施一次稀釋肥,萌芽初期施磷酸二氫鉀,澆水以干濕結合為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