荸薺選種時,必須分三次取種:第一次在第一年,將主莖長勢優良、無蟲害、無倒苗的田地劃入預留地;第二次是荸薺充分挖掘收割時取種子;而第三次是在催芽育苗前取種子,荸薺冬春采上市,馬蹄荸薺的特征是莎草科植物荸薺地下匍匐莖,荸薺詳細介紹做法及營養知識別名:栗子:每次10片左右荸薺知識介紹:荸薺屬于莎草科的球莖荸薺,多年生草本植物,4科學用藥不應盲目增加農藥的濃度,而應交替使用多個農藥以減少耐藥性。
荸薺詳細介紹做法及營養知識別名:栗子:每次10片左右荸薺知識介紹:荸薺屬于莎草科的球莖荸薺,多年生草本植物。荸薺冬春采上市。荸薺是其地下匍匐莖頂端膨大的鱗莖。鱗莖扁球形,表面光滑。成熟時為深栗殼鈀色或棗紅色,具35節,短喙狀頂芽和側芽。肉是白色的,脆的,多汁的和甜的。
荸薺皮紫黑色,肉白色,味甜多汁,酥脆可口,自古有地下雪梨之譽,北方人視之為江南人參。荸薺既可當水果,又可當蔬菜,是大眾化的時令產品。荸薺:皮大干凈鮮嫩,口感薄的肉,甜脆無渣。荸薺營養分析:荸薺塊根類蔬菜中含有較高的磷,能促進人體生長發育和維持生理機能的需要,對牙齒和骨骼的發育大有裨益。同時能促進體內糖、脂肪、蛋白質的代謝,調節酸堿平衡,所以荸薺適合兒童食用。
首先可以噴一些藥物防治,也可以選擇抗病蟲害能力強的品種。通過施用大量有機肥,只要當地銷量充足,每畝產量是水稻的4、5倍,批發價也比2元高,也就是收割的勞動力多,平均每畝能賺幾千元,比水稻的經濟效益高很多。它的缺點是銷量要穩定,不能連作,要留一個小拱架,用薄膜覆蓋,提高土壤溫度,促進鱗莖發芽。苗高3 cm左右時,晴天應揭膜兩端通風,苗高6 cm左右時揭膜晾苗,并注意澆水施肥。
荔浦馬蹄質量很好。其大身扁圓形,紫紅色,細扁,嫩無渣,脆爽多汁,味甜,淀粉含量適中,耐貯運。既可以當水果,也可以當蔬菜,還很適合育苗。它可以在5月移植,11月收獲。一般6月養浮馬蹄鐵,7月移栽,12月至次年3月采收。一般來說,荸薺苗是7月上半月育苗,8月初移栽。華南地區移栽期可延遲至8月下旬,第二年3月為采收期。將濕稻草鋪在地上,將菱角籽交替疊放在稻草上,頂芽朝上,然后蓋上濕稻草。每天澆水2-3次,保持濕潤,10-15天開始發芽。當芽長到2厘米左右時,去掉稻草,繼續澆水,直到長到可以假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