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養殖初期,由于水中已經繁殖了大量的浮游生物,可以滿足幼蝦的生長需要,所以每五天左右投一次豆漿就好了。羅氏沼蝦幼蝦的投喂在6月底以后開始。每天每畝喂量1公斤左右,每天兩次,喂的時間是5點和21點。7月中旬以后,幼蝦長到5厘米左右,開始投喂顆粒餌料。投喂量按蝦體重的7% ~ 8%計算,投喂次數為每天3次,分別為5: 00、17: 00、21: 00。
4、請問青蝦養殖技術蝦好吃又有營養。是一種高蛋白、低脂肪、高能量的優質水產品,長期以來受到消費者的歡迎。日本沼蝦適應性強,分布廣,具有苗種易解、食性雜、生長快、養殖經濟效益高、養殖技術不復雜的特點。因此,目前無論什么水域、什么養殖模式,對蝦養殖都發展迅速,前景看好。一、青蝦的主要生物學特性不僅僅是淡水,還能適應低鹽度水域,水質要求中性或堿性。
青蝦的游泳能力較弱。蝦有負趨光性。日本沼蝦是一種雜食性動物。在自然水體中,日本沼蝦的主要食物是植物碎屑和有機碎屑,其次是絲狀綠藻、甲藻和硅藻中的固定化藻類,蝦是主要的動物性食物。蝦會自相殘殺。日本沼蝦雌雄異株,產卵期為4月下旬至9月底,高峰期在6、7月份。從孵化到幼體生長,青蝦的形態結構會發生一系列的變化,這種變化稱為變態。蝦一生大約蛻皮20次(通常在4月和11月)。
5、青蝦的養殖技術根據青蝦的淺水生活、雜食性、生長快等特點,在二晚稻田放養青蝦幼體,培育成商品蝦,不僅可以提高二晚稻田的綜合利用率,生產更多名優水產品,還可以增加稻田的綜合效益,是農民增收的好辦法。相關技術介紹如下:1 .稻田的選擇和準備。稻田養蝦田的選擇首先要選擇水質無污染、水源充足、保水保肥的稻田;其次,要盡量選擇交通便利的田地。
一是加高加固山脊,使其高0.7米,寬0.6米,不塌不漏;二是疏通取水排水系統,保證排水灌溉暢通;三是設置魚障,進水口設置40目和80目雙網,出水口設置60目單網;第四,挖溝渠和池塘。在水田進水口挖一個小池塘,深度0.6m,占水田面積的10%。挖寬3m、深0.5m的十字形或田形溝,占水田面積的10%,總面積占水田面積的20%。
6、怎樣養河蝦?河蝦屬于雜食性蝦,對環境條件要求不高。屬于廣鹽性,能適應水、淡水、高低溫的環境。大型湖泊、池塘和沼澤都可以生長;養殖周期短,通常34個月就能捕撈上市,資金周轉快;成蝦養殖成本低、利潤高、營養高、味道鮮美、消費多樣,深受消費者喜愛。成蝦養殖包括池塘養殖、稻田養殖、網箱養殖、大水面養殖等。蝦苗放流前池塘要做什么:河蝦的養殖沒有特殊要求,只要能養魚就能養蝦。
池塘底部最好是沙質或硬泥,淤泥不要超過20厘米。河蝦養殖池塘的清理與常規淡水池塘基本相同,只是需要在池塘底部挖一條寬70-80厘米、深30-40厘米的十字形集蝦溝,以便在秋季收獲時將蝦收集在溝內,方便垂釣。石灰池清理每畝施用生石灰100 ~ 150公斤。可以在池塘附近挖一個坑,把生石灰放在坑里,直到它融化,整個池塘都均勻灑上。第二天早上攪動池底,防止灰燼沉積在池底。
7、青蝦怎么養殖技術蝦是龍蝦的一種。1.養殖場的龍蝦生命力強,可充分利用池塘、稻田、部分荒灘、小坑塘等水體進行養殖,適宜面積2001-3335m2。因為這種蝦有挖洞的習性,洞穴深度一般在50-80cm,有的洞穴超過1m。為避免挖坑出逃,養殖水體四周田埂寬度應大于1.5m,田埂四周應設置0.5m高內壁光滑的防逃墻或防逃板,并修建注水排水系統。
水池的水深應該是0.51米,最好在中間,周圍有淺灘。根、竹筒等。被放置在池塘底部,水生植物被移至水面。2.放養準備(1)池塘布置蝦苗入池前,應精心布置池塘,清除淤泥,平整池底,使池底和池壁具有良好的保水性能,盡量減少漏水。堤壩應該有一定的坡度。有條件的地方可在池底中間挖一條溝或在池底斜坡周圍挖一條溝,主要有利于早期蝦苗的培育和管理,便于捕撈時的操作。
8、黃鱔和什么可以 混養黃米泥鰍蝸牛都可以混養。如果在稻田里養,也可以是魚蝦 混養。黃米泥鰍蝸牛罐頭混養。歡迎您的詢問。下面給你介紹黃鱔和泥鰍的生態混養技術。僅供參考:利用稻田開展黃鱔、泥鰍生態混養可充分利用稻田水資源,可在水稻、黃鱔、泥鰍之間形成生態食物鏈,解決黃鱔生物飼料供應問題,黃鱔苗種自繁,消滅稻田害蟲,從而提高稻田養殖綜合經濟產出率,增加經濟效益。
1.水田的選擇和田間工程的開挖:用于養殖的水田應選擇靠近水源,有方便的取排水和無污染的水源,也可由現有水田養殖田塊(最好是水田養蟹的田塊)改造而成,水田面積一般不超過10畝。場地工程一般是在場地周圍挖“田”或“口”形溝,溝寬2 ~ 3m,深0.8 ~ 1.2m,溝用于加固周圍的田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