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農藥殘,什么是農藥強除草?農藥殘留物主要檢測哪些成分農藥殘留物在農業生產中的應用農藥后一部分農藥谷物、蔬菜、水果、畜產品、水產品以及土壤、水中直接或間接殘留的現象。農藥殘留物問題是隨著農藥的大量生產和廣泛使用而產生的,第二次世界大戰前,農業生產中使用的農藥主要是含砷或硫、鉛和銅的無機物,以及除蟲菊素、煙堿等植物的有機物。
生物菌肥是近年來出現的一種新型生物“肥料”。雖然叫菌肥,但其本質并不是肥料,而是一些工廠培育的土壤中對土壤和作物有益的一些有益菌。固氮菌肥的分類:包括根瘤菌、固氮菌、固氮藍藻等。分解土壤有機質的菌肥:包括有機磷菌和復合菌;分解土壤中不溶性礦物質的菌肥:包括硅酸鹽細菌和無機磷細菌;促進作物利用土壤養分的細菌肥料:包括菌根真菌;抵抗疾病和刺激作物生長的細菌肥料:包括抗生素細菌和增產細菌。
“生產過剩,競爭同質化,外貿依存度超過50%。在外部環境沒有得到根本改善的情況下,越來越多的農藥企業面臨生存危機。以創新引領轉型,走品牌化道路,將是農藥企業的‘良方’。”近日,在農民日報社主辦的“2012中國農藥形勢分析與預測暨首屆中國農藥品牌年會”上,多家農藥企業表達了目前的困惑。一方面,行業競爭加劇,企業利潤率不斷下降;另一方面,世界經濟前景低迷,國內經濟增速放緩,帶來諸多不確定因素。
相對于消費品和工業品的快速發展,作為農業生產資料的農藥工業還比較傳統和落后,尤其是經銷商隊伍,夫妻店仍然是主要形式。農藥行業主流渠道結構是:廠家→(縣級)經銷商→零售店→農戶。在這個鏈條中,最關鍵的一環就是經銷商,經銷商的好壞直接關系到區域市場的成敗。如果經銷商不能與時俱進,那么整個農藥行業就談不上轉型。農藥經銷商未來轉型升級的方向在哪里?
一、公司化農藥經銷商要想做大做強,必須告別夫妻店的雜牌軍式,進入標準化、公司化的正規軍式。不可否認,夫妻店在發展初期有其獨特的優勢:低成本、低風險、易于溝通和管理。但是規模之后,夫妻店的劣勢越來越明顯,經營理念、營銷能力、管理能力都不能適應新的市場環境的要求。所以農藥經銷商轉型升級的第一步就是公司化。
4、生物菌肥是什么,又該怎樣施?微生物肥料是農作物通過微生物的生命活動獲得特定肥料效應的一種產物,是農業生產中使用的一種肥料。在中國已有近50年的歷史,從根瘤菌劑、菌肥、微生物肥料的名稱演變,說明了微生物肥料在中國的逐步發展過程。長期以來,社會上對微生物肥料存在一些誤解和偏見。一種觀點認為它肥效高,把它當作萬能肥料,甚至威脅要完全取代化肥;另一種觀點認為,它根本不是肥料。
國內外多年的實驗證明,大豆、花生等豆科作物接種根瘤菌可以提高共生固氮效率,確實有增產的作用。合理施用其他細菌肥料或微生物肥料也能增加非豆科作物的產量,具有化學肥料無法達到的效果。所以我們認為它是肥料,它和傳統的化肥、有機肥在概念和內涵上都不一樣。2.微生物肥料的種類。直接使用微生物作為農藥許多微生物(病毒、細菌、真菌等。)在自然界中具有殺蟲、殺菌、除草和植物生物調節活性。
5、 農藥產業政策農藥產業政策由工信部等四部門聯合發布,主要圍繞政策目標、產業布局、組織結構、產品結構、技術政策、生產管理、進出口管理、市場監管、中介組織社會責任等內容。法律依據:農藥產業政策第五條加快技術裝備升級。嚴格生產準入,加大技術改造力度,提高行業高新技術和自動化應用水平。到2015年,所有制劑加工和包裝將實現自動化控制;原料藥產品70%的生產實現自動化生產控制和設備大型化,2020年達到90%以上。
進一步夯實創新基礎,完善現有農藥創新體制機制,強化知識產權導向,推動農藥創新由國家主導向企業或產學研轉化。到2015年,全國前十強/123,456,789-1/企業建立比較完善的創新體系和配套的知識產權管理體系,創新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