柑橘鳳蝶是柑橘上的重要害蟲,在我國各柑橘產(chǎn)區(qū)均有分布。成蟲白天活躍,善于飛行。中午到黃昏最活躍,喜歡吃花蜜。卵散布在芽和葉背上。卵期7天左右。孵化后,幼蟲先吃蛋殼,再吃害芽、嫩葉、成熟葉。在早期,它們吃出刻痕和洞,當它們稍微大一點的時候,它們經(jīng)常吃光葉子,只留下葉柄。幼蟲共5齡。它們成熟后一般會在隱藏處做墊子吐絲,用屁股和腳趾的鉤子抓住絲墊,然后吐絲纏繞在胸腹部,再纏繞在樹枝等物上,做成蛹(這種蛹叫蛹)越冬。
我估計你家那棵樹患的是楊梅,也就是癌癥。因為圖片不是很清楚,所以只是猜測。我給大家看看幾種疾病的癥狀和預防方法,希望有所幫助:1。癌癥又稱楊梅瘡,是一種細菌性疾病,多發(fā)生在樹干和樹枝上,對樹勢和產(chǎn)量影響很大。(內(nèi)吸殺菌劑)這種疾病通過雨水傳播,并從傷口侵入。5月下旬開始出現(xiàn)。最初發(fā)病時,患部產(chǎn)生一小塊乳白色,后來慢慢腫脹,形成一個外表奇特、不小心長出來的深褐色腫瘤。
春秋兩季雨后,可用尖刀將腫瘤切下(直至成為新團),用50 ~ 100倍的“402”抗菌劑,或200毫克/升的農(nóng)用鏈霉素、高錳酸鉀,或100倍的70%酒精、硫酸銅涂抹于傷口,保證消毒,然后每半個月涂抹一次,將刮下的腫瘤團聚集粉碎。(內(nèi)吸性殺菌劑)2。褐斑病是一種真菌疾病,損害葉子。每年爆發(fā)一次,造成秋冬落葉大量,并導致花芽、嫩枝枯萎。
玉米害蟲(1)地老虎(又稱地蠶、地蠶、斷根蟲)1。生活習性:地老虎一般被第一代幼蟲危害嚴重,各齡幼蟲的生活和危害習性都不一樣。一、二齡幼蟲晝夜活動,以收獲的葉片或嫩葉為食;三齡后白天躲在土里,夜間活動有害,咬斷苗基部的嫩莖,導致缺苗;幼蟲的抵抗力在四齡后大大增強,所以應在三齡前通過化學防治消滅幼蟲。2.影響地老虎發(fā)生的因素:多雨的秋天是兩種地老虎的發(fā)生和預兆。
相反,4月中旬至5月上旬,陰雨天多,中雨以上強降雨,導致一、二齡幼蟲大量死亡,一代幼蟲危害可能較小。3.防治方法為了防治地老虎,必須采取誘蛾、除草、農(nóng)藥和人工防治等措施。①捕殺成蟲:捕殺成蟲是控制地老虎的最好方法,可以大大減少第一代幼蟲的數(shù)量。方法是用黑光和糖醋液誘殺。②鏟除除草:雜草是成蟲產(chǎn)卵的主要場所,也是幼蟲轉移到玉米苗的重要途徑。
蠶,學名grub,成蟲為金龜子。蠶屬于地下害蟲,吃莊稼的根。防治這種蟲,可以用水噴毒死蜱,晚上噴在作物根部周圍。辛硫磷乳油用于田間土壤蠶。田里的土蠶也叫泥蠶。防治方法是將50%辛硫磷乳油每畝200-250克用10倍水噴灑在25-30公斤細土上混勻制成毒土,然后沿壟施入后淺鋤,或從種溝或地中抽出后翻耕或混糞肥施用。
用3%甲基異柳磷顆粒劑、3%威布丹顆粒劑、5%辛硫磷顆粒劑或5%重氮顆粒劑按每畝2.5-3公斤的比例處理土壤。擴展資料:其他處理白泥蠶的方法:1,毒餌誘殺:每畝用小米等5公斤毒餌拌25%對硫磷或辛硫磷膠囊150-200克,或用50%對硫磷和50%辛硫磷乳油拌3-4公斤毒餌,也可獲得良好的防治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