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藥時,必須用3厘米以上深的水灌溉田地最高的部分,使稻飛虱全部集中在稻稈上,無處可逃,有利于徹底消滅稻飛虱,褐飛虱和褐飛虱是最嚴重的害蟲,褐飛虱是早稻的主要害蟲,褐飛虱是晚稻的主要害蟲,農藥都可以控制稻飛lice,更多關于稻飛tick的信息,有什么好藥,水稻害蟲主要有三種:褐飛虱、白背飛虱和灰飛虱,稻飛虱子用什么農藥以及如何使用。
1、如何科學防治 稻飛虱稻飛防治虱子的適期:一般在幼若蟲期,分蘗期種群密度大于1000頭/百叢,穗期種群密度大于500頭/百叢時,應進行化學防治。稻飛虱子的具體防治措施如下:1。農業防治:加強田間管理,合理科學施用氮、磷、鉀肥,重施基肥和早施追肥,實行科學的水肥管理,防止幼苗白長。生物防治:在稻田中飼養蛙、鴨,保護和利用稻田中的一種黑肩綠眼蜘蛛——臭臭蟲等天敵,用頻振殺蟲燈誘殺,可有效控制稻飛虱的種群數量。
高峰期用藥物防治幼若蟲很有必要。注:由于稻飛虱子多集中在稻叢基部,所以在基部噴藥時應注意盡量保持田間一定的水層。防治稻飛虱子化學農藥有:吡蟲啉、噻嗪酮、啶蟲脒、敵敵畏、葉蟬散等。安全合理使用農藥Control稻飛Tick:1使用前仔細閱讀農藥使用手冊或咨詢植保技術人員,嚴格遵守農藥安全使用規范/ 2按規定劑量配藥,使用合適的容器。配藥時戴上口罩、橡膠手套和防護服。配藥應遠離飲用水源和居民區,使用過的包裝應焚燒或深埋。
2、噻蟲胺防治 稻飛虱稻飛蜱是水稻中后期危害水稻最常見、最嚴重的害蟲之一。那些多施氮肥后后期愛綠的稻株,是飛虱的主要目標。稻飛壁虱是一種吸口器害蟲,它破壞水稻莖的下部,用口針吸干莖的汁液,由于稻飛虱繁殖速度非常快,一只昆蟲大約能產生700個后代。如果不積極控制,會造成莖稈發軟,稻穗得不到營養供應,產量降低甚至損失。
預防可選擇吡蟲啉、噻蟲啉、吡蚜酮等藥物。昆蟲控制可用:毒死蜱,吡蚜酮,吡蟲啉,噻嗪酮,烯啶蟲胺,噻蟲嗪...每畝6桶水,每周施一次。兩種或三種可以聯合使用,按照說明書增加20%左右的用量。或者毒死蜱250毫升,敵敵畏350毫升混土撒,用量只能多一點或少一點。施藥時,必須用3厘米以上深的水灌溉田地最高的部分,使稻飛虱全部集中在稻稈上,無處可逃,有利于徹底消滅稻飛虱。
3、水稻 稻飛虱防治方法1農業防治1.1科學的水分管理和適時的田間晾曬科學的水分管理方法是堅持淺水灌溉和適時的田間晾曬,使秧苗在不同的時間到達。1.2配方施肥、均衡營養、偏施氮肥和過量施用氮肥會加重稻飛虱的發生程度;添加磷、鉀、硅肥可以提高水稻對稻飛 lice的抗性。同時,根據土壤養分測定結果,確定了磷鉀肥用量,并添加了一定量的硅肥。2化學控制在施藥質量上,要做到四個精準,一尺兩控:一是要做到四個精準,即要在正確的時間選擇正確的藥物注冊濃度部分;第二是要用足夠的水;2.1控制上壓,7月中下旬上壓后防治第三代褐飛虱,8月下旬至9月上旬防治第四代褐飛虱,選擇稻飛虱,10-15g/畝進行噴霧防治,注意葉面和葉背噴霧,噴霧要均勻周到,保證防治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