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品種的選擇:抗病品種為防治黃瓜霜霉病經濟有效的措施,霜霉病應采取以生態防治為主,化學防治為輔的綜合措施,用這個方法防治,不打農藥,經濟實用,用這個方法防治,不打農藥,經濟實用,用藥防治:黃瓜前期霜霉病,使用50%烯酰嗎啉262300g/劑,一根黃瓜霜霉病1。
一根黃瓜霜霉病1。癥狀該病可在黃瓜整個生長期發生,主要為害葉片。發病初期,葉片背面有黃色小斑點。隨著病情的發展,斑點逐漸擴大,被葉脈所限制,形成多角形黃色斑點。病情嚴重時,小斑點合并成大斑點,在潮濕條件下,斑點背面長出一層灰黑色的霉菌層。病葉自下而上發展,嚴重時全株葉片死亡。2.傳播途徑及發病條件該病是由霜霉病感染的疾病,主要通過氣流和雨水傳播。
傳播途徑主要是從溫室黃瓜到田間黃瓜,再從田間到夏秋黃瓜,再到溫室黃瓜。高濕度是黃瓜霜霉病發生的重要條件。病原菌產生的孢子囊需要83%以上的相對溫度,孢子囊的萌發和侵入需要水滴或水膜。干燥葉面上的孢子囊在23天內不能萌發死亡,因此葉面上的水滴或青蛙是霜霉病發生的決定性因素。如果通風不良,濕度過高,溫度調節不好,晝夜溫差大,容易在葉片上造成水滴或水膜,有利于病菌的萌發和入侵。
2、大棚黃瓜 霜霉病的誘發條件是什么,有哪些可以 防治的有效方案?1。農業防治種子處理。種子用50溫水恒溫浸泡20分鐘,取出后再用冷水浸泡34小時,然后用化學藥劑拌種。可以選擇70%甲基托布津可濕性粉劑和50%福美雙可濕性粉劑以11的比例混合,拌種,用量為種子重量的0.3%,拌種后種子發芽播種。適當推遲育苗時間,避開病菌傳播高峰期,減少苗期侵染,苗期噴施800倍58%甲霜靈錳鋅可濕性粉劑一次,防止病菌侵染。將病葉移出苗床,進行化學保護,防止幼苗帶菌。
對于保護區種植的植物,要加強通風,種植密度不能過高,以免造成通風不良。夜間大棚黃瓜的建議行距為65厘米,株距為43厘米。緩栽苗后,利用前期高溫低濕的有利時機,培育壯苗,推遲發病時間,合理澆水。應實行全膜覆蓋栽培,采用膜下軟管滴灌或膜下溝灌。澆水時間建議安排在陽光明媚的早晨。行間鋪草或地膜,可以保持氣溫下降,增加二氧化碳,提高黃瓜的抗病能力。一般從種植到根瓜收獲都不需要灌溉。當需要對盛花期的甜瓜進行灌溉時,選擇一個陽光明媚的早晨,灌溉后關閉大棚,將棚溫提高到30攝氏度,保持1小時后再進行通風除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