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說說稻飛虱暴發的原因。稻飛虱是一種遷徙性害蟲。由于近年來全球氣候變暖,旱季太平洋副熱帶高壓明顯加強,南北空氣對流頻繁,為稻飛虱的遷飛創造了極為有利的條件,從而導致近年來稻飛虱的發生頻率越來越高。稻飛虱是一種繁殖速度快、繁殖率高的害蟲。一般在孕穗期數百株中發現35只短翅成蟲,所以稻飛虱在抽穗期會大量發生。在適宜的環境條件下,下一代稻飛虱的數量會比上一代增加近百倍。
在人多地少、追求高產的需求下,中國稻田出現了一種與自然生態系統完全不同的人工栽培體系。為稻飛虱的發生和蔓延提供了條件。同時,生產中農藥的濫用導致稻飛虱的危害進一步猖獗,特別是有機磷農藥和擬除蟲菊酯農藥帶來了幾個嚴重的后果。比如稻飛虱的抗藥性增強了,抗藥性產生的時間縮短了。更何況有些農藥本身就有刺激稻飛虱產卵,提高若蟲存活率的現象,所以顯得越用農藥越猖狂。
5、針對于危害 晚稻的“寒露風”,有什么應對舉措?什么是寒露風?實際上,寒露風是指9-10月,北方冷空氣南推,導致江淮地區及江淮以南地區氣溫驟降,從而抑制了花粉粒的生長和代謝,谷粒無法正常充盈發育,于是空殼、癟粒現象頻頻出現。總的來說,寒露風是一種氣溫較低的異常氣候,容易導致水稻減產。在長江中下游地區,這種氣候在廣東、廣西、福建一般稱為秋季低溫,因為這種冷空氣在寒露節氣的時候到來,所以稱為寒露風。
及時關注天氣。寒露風出現時,要給作物噴灑宜農藥減少水稻難抽穗現象,促進水稻開花結實,有效控制寒露風造成的減產。但這種類型的農藥不宜過度使用。最好按照說明書使用,根據水稻生長情況,因地制宜改變用量。寒露風來了,做好預防措施。水稻根系新陳代謝減弱,影響了根系對土壤中養分和水分的吸收,因此抗寒能力也相應降低。
6、水稻種植的簡單步驟是什么?水稻種植過程的順序是:整地、育苗、移栽、除草、防蟲、施肥、灌溉、排水、收割、烘干、篩選、施肥。水稻種植技術,包括水田和插秧,是在中國發明的。傳說神農教人如何種植水稻。除了傳統的手工耕作方式,也有高度機械化的耕作方式,但以上步驟依然不丟。水稻喜歡高溫高濕短日照,對土壤要求不高,但水稻土最好。幼苗萌發的最低溫度為1012,最適溫度為2832。分蘗期日平均在20°以上,穗分化的最適溫度在30°左右。低溫延長了分枝和小穗的分化。
7、水稻抽穗揚花期用什么藥安全?水稻抽穗開花期用藥有以下幾點:1。忌花期用藥農藥防治水稻病蟲害時,一定要避開水稻的花期。一般水稻8: 00 -13: 00開花,但9: 00 -11: 00開花較多/9:00-14:00開花,但10: 00 -12: 00開花較多。當水稻的時穎殼開花時,花粉將伸出穎殼。如果此時施用農藥,藥液或粉劑很容易進入花器官,損傷和殺死花粉的花藥子房。同時,花液會沖走花粉,從而影響授粉,導致水稻無籽和褐穎增加,嚴重減產。
8、水稻抽穗期打什么 農藥?溴蟲腈或氟環唑稻瘟靈三環唑磷酸二氫鉀硅氧烷等農藥可有效防治水稻紋枯病、稻曲病、稻瘟病。大米基本信息:1。水稻是水稻的俗稱,是禾本科一年生水生草本植物。水稻的稈直立,高0.5-1.5米,因品種而異。其葉鞘無毛,疏松,舌披針形,葉片線形披針形,寬約1厘米,無毛,粗糙。水稻是一種重要的谷物,在亞洲熱帶地區廣泛種植。中國南方是水稻的主要產區,北方省份也有種植。
9、水稻打 農藥什么時間最好什么時候播種水稻最好農藥?這三點一定要記住,可惜很多農民不知道。最佳時間是上午9點前,下午3點后,藥效會大大提高,中午不要吃藥。中午烈日炎炎,水稻不是生長的最佳時期,藥物不能充分吸收,會影響藥效,如果是陰天,最好在下雨前3小時服藥,不會影響藥物的吸收。加增效劑會更好,當分蘗期1000頭幼若蟲占60%以上-1500頭白背若蟲占60%以上,孕穗期1500頭幼若蟲占60%以上-2000頭白背若蟲占60%以上-齊穗期后100叢中2000頭幼若蟲,農民可選擇乙蟲腈中的吡蚜酮、噻嗪酮、毒死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