控水稻稻曲病用什么農藥?水稻抽穗期什么農藥不可用水稻抽穗期不可用農藥 1、三唑酮。水稻防治常用的病蟲害有哪些農藥A 水稻常見害蟲:一是稻薊馬體型很小,成蟲深褐色,有翅,爬行快,水稻抽穗后稻稈下部老化,稻飛虱移至上部吸住幼嫩的穗頸,使米粒成為空殼或半飽滿,同時灰飛虱可傳播病毒病水稻。
1。除草劑1。乙草胺不應用于西瓜、草莓和萵苣。因為乙草胺用在西瓜、草莓、生菜上,會造成藥害,甚至殺死這些作物。另外,乙草胺不應該在很多作物上推薦使用,除非乙草胺在這種作物上有登記,而且在登記的作物上使用時,不能有積水,否則容易產生藥害。比如90%乙草胺的軒尼詩,注冊在油菜和棉花里,但是如果有積水,油菜和棉花也會出現藥害或者死亡。
2.殺蟲劑1。瓜類和生菜苗期不能用毒死蜱,以免藥害。尤其是西瓜苗期,絕對不能用毒死蜱。2.有機磷農藥有機磷農藥如果辛硫磷和三唑磷不能用在瓜類上,不建議用吡蟲啉。擬除蟲菊酯農藥和阿維菌素相對安全,但要嚴格控制濃度,否則容易引起藥害。另外,高粱對很多農藥比較敏感,比如敵百蟲、敵敵畏等,所以要特別注意高粱的用量。
A 水稻常見害蟲:一、稻薊馬體型很小,成蟲深褐色,有翅,爬行很快。生命分為三個階段:卵、若蟲和成蟲。若蟲與成蟲相似,淡黃色,非常小,無翅,常卷在稻葉尖端,吮吸稻葉的汁液。受損的稻葉脫水卷曲,稻苗變黃,稻葉上有點點白斑,心葉萎縮,遠看像火燒。稻薊馬花期聚集的防治方法。由于稻薊馬非常小,一般情況下不容易引起人們的注意,只有在水稻嚴重受害并導致大量葉片卷葉時才被發現。所以要及時檢查,消滅幼蟲期的稻薊馬。
水稻薊馬防治后,應補充速效肥,促進秧苗和分蘗生長。2.褐飛虱和灰飛虱危害最大。稻飛虱通常藏身于稻田中部稻株下部葉鞘和莖組織中,吸食稻莖汁液,稻苗受害部位出現不規則的長褐斑。在嚴重的情況下,水稻植株的基部會變成深棕色。由于莖組織的破壞,養分無法上升,水稻植株逐漸枯萎死亡,或倒伏。水稻抽穗后稻稈下部老化,稻飛虱移至上部吸住幼嫩的穗頸,使米粒成為空殼或半飽滿,同時灰飛虱可傳播病毒病水稻。
3、 水稻抽穗時期哪些 農藥不可以使用水稻不適用于抽穗期農藥 1。三唑酮。水稻抽穗前常發生稻瘟病和白葉枯病,常用三唑酮(triadimefon)防治,但使用不當會導致水稻葉片短,嚴重時不能抽穗。第二,烯唑醇。抽穗前期常用烯唑醇或12%烯唑醇可濕性粉劑防治稻曲病,稻曲病易發生抽穗困難或半拔穗時停穗。使用后水稻含烯唑醇,如曲星、沃李國等。,影響水稻穗頸節間生長,出現“纏頸”現象,穗不能正常抽穗。
水稻上砷制劑使用不當,容易導致結實或結實率下降。第四,唑類殺菌劑。水稻抽穗前后小心使用咪唑類殺菌劑。使用不當會影響鐓粗和灌漿。己唑醇和井岡霉素的復配劑如溫素,丙環唑、烯唑醇和噻呋酰胺的單劑如稀、禾果利、滿穗等。持效期一般在15天以上,對紋枯病有較好的防治效果。
4、防治 水稻稻曲病用什么 農藥?咪鮮胺或氫氧化銅可用于破解稻曲病發病后產生的灰苞,但水稻稻曲病發病后,無論用什么都會使產量下降。所以建議提前噴水稻。在發病前5天左右,可在發病前或發病初期使用苯醚甲環唑、苯基丙環唑或己唑醇進行防治。預防稻曲病是最重要的。最佳時間是取出全田三分之一以上莖稈的最后一片葉,俗稱“大包”或“大肚期”(從抽穗起約710天),是病菌初侵染的高峰期;
擴展信息:1。稻曲病又稱稻曲病、綠黑穗病、黑穗病、青粉病,俗稱“高產果”,該病僅發生在水稻穗,損害部分籽粒。在受損籽粒中形成的菌絲逐漸膨大,內穎和外穎分裂,露出淡黃色的塊狀物,即孢子基部,以深綠色包裹在內穎和外穎的兩側,初期被一層薄膜覆蓋,后破碎,產生散在的深綠色粉末,即病原菌的厚垣孢子,有的兩側有黑色扁平的菌核,經風雨易脫落,2.種植水稻可選擇抗病品種,如廣二104、宣271、汕優36、揚稻3號、滇粳40等。在中國南方水稻種植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