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姜生長環境生姜原產于東南亞熱帶地區。喜溫暖濕潤的氣候,抗寒、抗旱能力弱。植物只能在無霜期生長。最適生長溫度為2528℃。溫度低于20℃時發芽緩慢,遇霜植株枯萎,根部完全失去發芽能力。廣西大部分縣年平均氣溫1819℃,7月平均氣溫25.3℃,極端高溫39℃。1月平均氣溫10.2℃,極端低溫4℃。全年無霜期330天以上。
喜歡溫暖濕潤的氣候,不耐寒,怕潮濕,怕陽光直射。避免連作。應選擇坡地和稍有陰涼的地塊進行栽培。上層是深厚、疏松、肥沃、排水良好的沙質土壤,適合重土壤。生姜常見的害蟲有哪些?生姜害蟲的防治方法1。姜蛾:農民稱之為鉆心昆蟲。這種蟲以幼蟲吃江苗,使其葉片變黃,嚴重時可導致全株死亡。防治措施:盡早撲滅姜蛾成蟲,捕捉幼蟲,或在一、二齡幼蟲時投毒。
條件成熟時所有的生糞與蛋結合原秸稈孵化。生姜常見的害蟲有薊馬、姜螟(鉆心昆蟲)、姜蝴蝶、玉米螟等。姜螟又稱玉米螟,屬于鱗翅目和瓢蟲科,是危害生姜的主要害蟲。它是一種雜食性害蟲,可以從生姜出苗到收獲前造成危害。危害時,幼蟲咬嫩莖,鉆入莖內繼續危害。姜螟取食生姜株后,莖中空,水分和養分的運輸受阻,使姜苗上部葉片變黃枯萎,莖易折斷。
生姜生長環境,生姜原產于東南亞熱帶地區,受氣候影響,生長習性符合熱帶作物。生姜喜歡溫暖濕潤的氣候,既不耐寒也不耐旱,適宜生長溫度為25℃ ~ 28℃。植物如果遇到霜凍,根和葉都會枯萎,所以生姜的種植一定要在無霜期。1.姜軟腳病:俗稱姜熱,此病為小滿至大樹高峰期。發病初期,莖葉枯萎,隨后變成鮮黃色,葉片萎縮,根部淹水。
如果不拔掉,枯萎的莖葉過幾天就會腐爛發臭,蔓延到其他植物上。生姜軟腳病主要通過土壤、水和生姜種子傳播。所以預防一定要做好。方法如下:選擇無菌土壤或種植水稻的地塊;在無病害地區選擇種子;防止生姜根系積水和漬水;一旦發病,應及時拔除病株,并用5%石灰水或50g高錳酸鉀處理土壤。在培養過程中,建議多使用沃野的微生物菌劑。
阿維菌素更適合殺滅鉆心昆蟲。主要病蟲害防治技術(1) 生姜病害主要有姜腐病、斑點病和炭疽病。其中姜腐病又稱姜瘟,是生姜產區最常見的病害,是各姜區普遍發生的毀滅性病害。一般情況下,受災地塊減產10%~20%,嚴重時達50%以上,甚至絕產,對生姜的生產構成嚴重威脅,是制約生姜發展的主要因素。生姜腐爛病,剛發病時,植物葉片變黃,枯萎,卷葉,黃色部分與綠色部分界限不明顯。
莖基部和地下根莖受損部位變得稍軟,淺褐色,漬水。例如,如果對患病莖的基部或根部進行交叉檢查,患病部位的維管束變色,用手擠壓,骯臟的白色粘液從維管束溢出。疾病晚期,內部組織糜爛,溢出灰色汁液,只剩下完整的表皮。莖基和姜片腐爛后,腐敗菌往往會進一步侵入,產生惡臭。這種疾病是由青枯假單胞菌感染引起的。該病菌主要在生姜的患病部位越冬,在生長期通過灌溉水、雨水和昆蟲傳播,從植物莖基部的自然裂縫或機械傷口和生姜侵入。日平均氣溫在25℃以上時,潛伏期一般為6-8天,最短為3天,最長為11天。
Answer 鉆心昆蟲可使用擬除蟲菊酯、阿維菌素、甲氨基阿維菌素苯甲酸鹽等藥物,一般每周噴一次頂。鉆心昆蟲是二化螟、二化螟、亞洲玉米螟、二化螟等螟蟲的統稱,可危害水稻、玉米、甘蔗、豆類、蘋果、石榴、桃樹等多種作物。如果不及時控制,會對植物葉、莖、果造成嚴重危害。
9、 鉆心 蟲用什么藥最好鉆心昆蟲又稱煙青蟲、煙蛾,是辣椒的主要害蟲。二、三齡幼蟲危害果實,有為害果實的習性,造成大量落花、蟲蛀,嚴重影響產量,防治方法:除了冬季翻耕、水旱輪作殺蛹、減少蟲源數量外,目前主要在于化學防治:一是把握防治策略。重視一代,嚴厲對待二代,防范三代,挑四代;二、選擇高效低毒低殘留無污染農藥,用擬除蟲菊酯農藥甲氧氯普胺、來福靈、功夫5000-6000倍液噴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