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3月17日農業部表示我國農業生產將啟動并實施到2020年化肥零消費增長和到2020年農藥零消費增長雙。這些年來化肥和農藥在中國的使用量是增長的兩倍。據《中國農藥行業市場需求預測及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統計,從1979年到2013年的35年間,中國化肥的使用量從1086萬噸增長到5912萬噸,年均增長率為5.2%。2012年至2014年,農作物病蟲害防治農藥年使用31.1萬噸,比2009年至2011年增長9增長9.2%。
5、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抓好“四個調”,分別是什么?調整農產品產業結構、綠色農業生產模式、新型農業產業體系以及政府與市場的關系。一是優化農產品產業結構。面對現實需求和潛在需求的變化,必須大力推進農產品結構和產業結構優化升級,更加突出增加優質綠色農產品供給,減少低端供給,增加高端供給。要狠抓農產品標準化生產品牌,建立質量安全監管,加強產地環境保護和源頭管理,促進農產品品種和質量更好滿足消費需求,在更高水平上實現農業供需新平衡。
6、為什么跌入谷底的智慧農業還是止不住跌勢?有哪些已經跌入谷底的智慧農業依然無法阻止其頹勢?我覺得這可能是因為如果跌了,可能是別人對它的評價不好,可能會一直跌下去。股票下跌的原因很多,有些是大勢和背景造成的,整個市場都在下跌。有些是受股票基本面的影響。誠然,智慧農業是未來的一個趨勢,但智慧農業并不止于化肥和藥物。為什么這么說?今天就來說說智能農業和化肥對農作物有什么影響!
所謂智慧農業,就是充分應用現代信息技術成果,集成計算機與網絡技術、物聯網技術、音視頻技術、3S技術、無線通信技術和專家智慧知識,實現農業可視化、遠程診斷、遠程控制、災害預警等智能化管理。從對智慧農業的解釋中,不難看出,智慧農業就是將物聯網技術應用于傳統農業,通俗地說就是農業的智能化現代化。比如溫度和光線的檢測,土壤的自動澆水施肥,農業、林業的監控等等,總而言之,讓農業生產越來越智能化、自動化。
7、如何評價中國 農藥使用量已連續三年負 增長?12月21日,中國農業部表示,中國農藥已連續三年增長、化肥的使用量為負且已達到零增長,提前了三年。2015年以來,農業部開展了-1農藥零使用增長,促進了-1農藥減量增效。據科學測算,2017年我國水稻、玉米、小麥化肥利用率為37.8%,比2015年農藥利用率為38.8%,比2015年提高2.2個百分點。
農業部指出,近年來,我國-1農藥利用率不斷提高,但與歐美等發達國家相比仍有較大差距。目前,美國糧食作物氮肥利用率約為50%,歐洲糧食作物氮肥利用率約為65%,比中國高出12至27個百分點。歐美發達國家小麥和玉米的/123,456,789-0/利用率為50% ~ 60%,比我國高11 ~ 20個百分點。長期接觸或食用含有農藥殘留物的食物,可使農藥在體內蓄積,對人體健康構成潛在威脅,即慢性中毒可影響神經系統,破壞肝臟功能,引起生理障礙,影響生殖系統,產生畸形怪胎,導致癌癥。
8、農業農村部“十三五”提出的“雙減”是指什么?國家科技部、農業部立項的國家“十三五”農業專項項目專家吳訪談農藥化肥減肥增效綜合技術研發項目為推廣-1農藥0/。國家“十三五”規劃項目專家吳日前接受采訪時表示,藥肥雙減項目的目的是-1 農藥減肥增效農藥提質增效,讓農民增收致富。藥肥雙減項目匯集了山東農業大學、中國農業大學、河北農業大學、西北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