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藥又名薯蕷屬、野生山藥、胡愛山。山藥為多年生纏繞草本植物,地下圓柱形,富含淀粉。它能被用來制造淀粉并且在熱帶地區經常被用作食物。山藥它有獨特的風味。它是一種珍貴的蔬菜,滋補品和釀酒的好原料。山藥高產栽培技術介紹如下:選地與土地整理山藥是一種地下肉質塊莖器官的蔬菜,須根較細,對土壤理化性質要求嚴格。一般要求種植在土層深厚、透氣性好、有機質豐富、排水良好的沙土或砂壤土中。要求邊框高度60 cm以上,邊框表面80 cm。
將邊框拉直后,在邊框打孔的同時,選擇1.5米長、直徑2厘米的鋼板進行鉆孔,并鉆一個直徑10厘米的深孔(以便山藥 block有一個寬松的生長環境,長得又長又直),并施腐熟有機肥,如優質糞肥、人尿干等。3月中下旬及時播種,選擇晴天或雨天(不適宜),將山藥種子切成5cm的段,每穴豎放一段,不要倒放(注意隔離肥料種子,防止爛種),然后蓋上58cm的土。
5、如何種植 山藥?學會選種子。盡早選擇顏色鮮艷、頂芽飽滿的種薯。其次,將山藥的種薯放入溫度為25-30度的溫室中,加速發芽。然后把山藥種薯橫放在溝里,蓋上土,澆足水。最后每隔三四天給山藥澆一次水,給它搭個支架。1.整地開溝山藥為淺根作物,一年一茬,生長期長,一般在春季地溫達到l0攝氏度時在田間種植。山藥種植應選擇地勢高燥、排水良好、土層深厚松軟的沙壤土或輕壤土田,土壤宜微酸性至中性。
挖栽培溝時,溝間距l米左右,深0.6~l.0米,寬25厘米。挖溝時,表土和底土分開堆放,使土壤充分風化。春天土壤解凍后,先在溝里填下層土,再填表層土,以免擾動土層。一般情況下,土壤雜肥l000-l500公斤,磷肥50公斤-70公斤,碳酸氫銨25公斤-30公斤,硫酸鉀25公斤-30公斤施入結合填土。不要大量施用未成熟的有機肥,防止燒根和塊莖分枝。
6、 山藥種植間如何施藥??你在吃什么藥?直接噴就好了。山藥的主要病害是炭疽病,屬于真菌性病害。老百姓稱之為脫葉,表現為初期葉子發黃,葉子出現小斑點,最后莖脫落。這種病主要是預防。搞好輪作,選擇無病害的馬鈴薯,播種前用25%多菌靈粉500倍浸種25-30分鐘,栽培后加強田間管理。一般在發病初期可交替噴灑70%代森錳鋅500 ~ 600倍液和50%甲基硫菌靈700 ~ 800倍液。病情嚴重時可使用日本“大和芋頭”山藥專用配方農藥在發病初期一般每隔7 ~ 10天連續噴灑一次。
如果基肥施得多,就需要少施或不用追肥。為了保證山藥的高產,一般追肥2 ~ 3次,地面植株長到1米左右時追肥1次,以后每隔一周左右追肥1次,共追肥3次。山藥磷鉀含量高的多元復合肥是擴張期的主要肥料(山藥氮磷鉀需求比為1.5:2:5),畝產30公斤左右。最好是用沖水的方式涂抹。可在生長后期葉面噴施0.2%磷酸二氫鉀和1%尿素,防止早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