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藥絡石藤的方劑簡介絡石藤是中藥的名稱,有《本草綱目》出版。絡石的用法和功效是什么?【綽號】百花絡、石騰、爬虎、絡石,7絡石的營養價值絡石含有絡石苷、去甲絡石苷、牛蒡子苷、鬼臼苷、橡膠肌醇等,,其葉含生物堿和黃酮類化合物,絡石藤出自《神農本草經》,辛、苦、微寒,歸肝、心經。
風濕、類風濕病患者在發病初期常因寒濕阻滯經絡,導致疼痛,關節活動不利,手腳冷痛。這個時候就比較簡單了,一般在天冷的時候會有明顯的吹頭發,疼痛加重的情況。時間長了,寒濕就會在體內積久,就會轉化為熱。這個時候,病情就會變得復雜。有時候熱的時候疼,有時候冷的時候疼。從治療的角度來說,會變得難以把握。還有一種是熱邪直擊,一開始就表現為紅腫熱痛。
對于熱毒直擊者,需用清熱祛風濕藥。絡石藤出自《神農本草經》,辛、苦、微寒,歸肝、心經。它是夾竹桃科木質藤本植物的葉狀莖。所在地:江蘇、湖北、山東等地。冬天到第二年春天采藥。生吃。具有祛風除濕、舒筋活絡、清熱解毒的功效。絡石藤性微寒,常用于熱證,適用于風濕痛證、濕熱痹阻久治不愈,或與其他祛風除濕清熱之藥配伍,如秦艽、防己、金銀花等。
【別名】百花通絡、石藤、爬山虎、羅氏。【形態特征】常綠纏繞藤本植物。幼枝灰褐色,老枝有氣生根。葉對生,革質,橢圓形或卵狀披針形,先端短尖或漸尖,基部楔形,全緣,上面無毛,下面有短毛;有短葉柄的。4-6月開花,傘形花序頂生或腋生,花萼5深裂,向后卷,外部白色;花冠白色,蝶形,花冠筒中部膨大;雄蕊5枚,著生于花冠筒中部;雌蕊有兩個分開的心皮,子房上位,基部有5裂的花盤,與子房等長;風格單一。
秋末冬初樹葉未落時,剪下曬干備用或鮮用。【生長環境】我國大部分省區均有分布。主要生長在山坡、路邊、溝渠的雜木林中,常爬在樹上、石頭上。【性味功效】味甘、苦,微寒。平肝熄風,祛風解痙,活血消腫。[選方]第一方:絡石藤12克、川牛膝12克、威靈仙9克、木瓜9克、薏苡仁15克、獨活6克。用法:水煎服。適應癥:風濕痛。第二方:絡石藤30克,蘭花參20克,生地25克,大薊根20克,豬肺120克。
3、絡石藤的功效與作用5泡水涼血消癰的作用包括抑制細菌,尤其是金黃色葡萄球菌和傷寒桿菌,可以證明科學使用這種中草藥可以達到很好的涼血消癰的作用。6強心作用絡石藤含有少量強心苷,進入體內后能促進血液混合,具有非常好的強心作用。此外,還具有一定的祛風通絡作用。7絡石的營養價值絡石含有絡石苷、去甲絡石苷、牛蒡子苷、鬼臼苷、橡膠肌醇等。,其葉含生物堿和黃酮類化合物。
2.其中所含的黃酮苷能顯著抑制尿酸合成酶黃嘌呤氧化酶,可抗痛風。3.該湯劑對金黃色葡萄球菌、福氏志賀氏菌和傷寒沙門氏菌有抑制作用。4.牛蒡子苷能引起血管擴張和血壓下降,對腸道和子宮有抑制作用。絡石的8個禁忌人群1。絡石味苦而寒,能涼血消腫,所以陽虛畏寒者忌食。2.孕婦要小心服用,以免胎兒發育不良。2.嬰幼兒慎用,避免嬰幼兒發育異常。
4、用到中藥絡石藤的方劑簡介絡石藤絡石藤是中藥的名稱,《本草綱目》出版。它是絡石藤的干葉藤莖,)Lem。夾竹桃科的,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典(2010年版)記載了該中藥的藥典標準。詳見百科詞條:絡石藤【最后修訂于2017/4/2722:39:57,共2304字】,以下結果自動匹配,不排除無關內容。請自行區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