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豆播種時,除了要選好種子,還要注意播種密度,同時要根據農藥的種類選擇合適的時間施藥,控制好劑量,大豆根據產地的農業生態條件和種植時期可分為春大豆和夏大豆,一顆大豆用多少次農藥1農藥一般來說,種植大豆時需要用三次,第一次在大豆4-5片葉子時,第二次在大豆長到70-80cm時,第三次在結莢時。
1、種植大豆需要上多少肥?需要什么肥?大豆根據產地的農業生態條件和種植時期可分為春大豆和夏大豆。施肥管理既要考慮其共同的需肥特點和施肥原則,又要結合當地具體的生產條件,因地制宜。需肥特性花莢期是養分吸收的高峰期。花莢期不僅是干物質積累的高峰期,也是氮、磷、鉀養分吸收的高峰期。如從分枝末期到籽粒灌漿前期,干物質和氮、氮、磷、P2O5養分的累積量分別占全生育期的58.7%和60.8%,因此初花是追肥的關鍵時期。
但不能應用,因為根瘤在生長前缺乏固氮能力。需要注意的是,施氮量不能太大,否則會抑制生物固氮。需要大量鈣且喜硫、對缺鉬敏感的大豆需要大量鈣,其籽粒鈣含量是小麥的10倍以上。大豆喜歡硫磺,施用硫酸鉀比氯化鉀更能提高大豆品質。鉬有助于根瘤形成和固氮,大豆對缺鉬敏感。因此,應注意鈣、硫、鉬等微量元素的缺乏和施肥校正。與禾本科作物間作可以預防缺鐵。以豆科和玉米間作為例,大豆根瘤可以固氮,也可以供給玉米自用。
2、怎樣種豆子首先,我們需要做的是如何選擇種子。在選擇種子的時候,一定要懂得辨別種子的好壞。想都別想。我們必須選擇質量杠桿的種子。好事一般優先,你說呢?好的種子可以大大提高播種后的成活率,也解決了我們的產量問題。下一步是改造土地。我們都知道,如果去年之后繼續使用土地,就必須對其進行改造。裝修在我們的生活中經常被稱為春耕。
大豆播種時,除了要選好種子,還要注意播種密度。我們不應該種得太密或太稀。我們傳統的種植方法是用農具在地里挖一個小坑,然后在每個坑里撒三四里的種子。每畝用5公斤種子就差不多夠了。播種后適當澆水,提高種子發芽率。然后等豆子發芽了,一定要給它搭一個拱形的小棚子,用塑料薄膜蓋起來。這是為了給種子一個良好的溫度環境。
3、大豆打幾次 農藥,附種植技術和肥料使用一般情況下,大豆種植期間需要施藥三次,第一次在大豆葉片4-5時,第二次在大豆長到70-80cm時,第三次在大豆結莢期。需要注意的是,花期不宜施藥,因為會造成花蕾脫落,從而影響產量。同時要根據農藥的種類選擇合適的時間施藥,控制好劑量。比如除草劑不能在高溫下使用,要在下午5點以后使用。一顆大豆用多少次農藥1 農藥一般來說,種植大豆時需要用三次,第一次在大豆4-5片葉子時,第二次在大豆長到70-80cm時,第三次在結莢時。
4、蠶豆葉枯病打什么 農藥蠶豆產區常發生一種嚴重危害蠶豆的病害,主要表現為簇頂發育不良、葉片枯死,百姓稱之為矮縮病,燒枝等。得了這個病,輕則產量損失,重則收成損失。該病是由于土壤供鉀水平不能滿足蠶豆生長發育的需要,土壤氮鉀比例失調而引起的生理性缺鉀,稱為蠶豆缺鉀葉枯病。剛開始植株中上部葉片邊緣發黃,逐漸枯死燒毀。枯死部分蔓延擴大,莖逐漸死亡,全株死亡嚴重。這種疾病有兩種類型。
5、大豆地的節骨草用什么 農藥?筋骨草應該是接骨木,可以用莠去津控制。莠去津可防除一年生禾本科雜草和闊葉雜草,對闊葉雜草的防除效果優于禾本科雜草,對多年生雜草也有一定的抑制作用,所用作物:玉米高粱果園甘蔗大豆花生棉花橡膠園小米小麥水稻茶園等。用法:1,播種后出苗前在玉米田里使用夏玉米。在土壤有機質質量為1%至2%的山東等華北地區,每畝使用50%可濕性粉劑150-200克,或40%懸浮劑175-200毫升;在土壤有機質含量大于3%至6%的東北地區,每畝使用50%可濕性粉劑200-250克或40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