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國各稻區均有分布,比二化螟和大螟更廣,但主要發生在長江流域和南方稻區,近年來發生次數明顯增多。二化螟不僅危害水稻,還危害茭白、玉米、高粱、甘蔗、油菜、蠶豆、小麥以及蘆葦、稗草、水蛭等雜草。二化螟、三化螟和鱗翅目蛾是從熱帶到南溫帶亞洲的重要水稻昆蟲。
4、如何防治 大螟?(1)農業防治:①可及時清除田埂內的雜草,或在防治前對田埂噴灑藥物,可有效減少蟲口。②在田邊種植稗草誘卵,孵化后5天內幼蟲分散前拔除銷毀。再加上清除田地里的其他雜草。(2)化學防治:指防治二化螟的藥劑和劑量。(3)人工控制:死苗、白耳、死孕耳等。都是在田間發現的,及時人工拔除。
5、防治夏玉米,玉米螟用什么 農藥好?玉米是喜溫作物,整個生長期需要較高的溫度。玉米的生物學有效溫度為10℃。種子在610℃發芽,10℃以下發芽緩慢,1621℃發芽旺盛。發芽最適溫度為2835℃,40℃以上停止發芽。苗期可以承受23℃的短期溫度依賴。拔節期需要1527℃,花期需要2526℃,灌漿期需要2024℃。不同的玉米品種對溫度的要求不同。我國早熟品種需要2000 ~ 2200℃的積溫。中熟品種2300-2600℃;晚熟產品和25 o28 oo (3000)℃。
玉米是短日照植物,可以在短日照(810小時)條件下開花結果。光譜成分對玉米的發育有很大的影響。據研究,藍光等短波光的玉米在白天發育迅速,而紅光等波光的玉米在早晨或晚上發育迅速。玉米是C4植物,光合能力強,光飽和點高。一般來說,玉米的光合強度為3580毫克CO2/dm2葉小時。玉米植株高,葉面積大,需要更多的水分。玉米生長期間的最適降水量為410640毫米,干旱影響玉米的產量和品質。
6、稻螟蟲吃什么,被什么吃水稻螟蟲,昆蟲綱鱗翅目。水稻害蟲。俗稱水稻螟蟲。我國常見的水稻螟蟲種類有:三化螟、三化螟、二化螟、臺灣稻螟和大螟夜蛾科。
二化螟雄蛾翅展開18 ~ 23毫米,前翅灰褐色,中央有一個不顯眼的黑點。雌蛾翅膀展開24 ~ 36毫米,前翅黃白色,中央有一個明顯的黑點。卵聚集成橢圓形的卵塊,上面覆蓋著褐色的鱗片。成熟幼蟲體長14 ~ 24 mm,黃綠色。蛹細長,長12 ~ 13毫米,蛹外覆一層薄繭(圖1)。棕邊螟與三化螟相似,但前翅中央有三個褐色斑點,前緣有褐色邊緣。卵塊上覆蓋著淡黃色的鱗片;幼蟲深棕色頭;繭更厚。
7、稻田 農藥,有沒有什么藥管什么病蟲害的詳細介紹1。莠去津又稱阿特拉津,是一種40%的膠懸劑,是玉米田常見的廣譜除草劑。在玉米播種后出苗前使用,即玉米播種后立即噴施莠去津,每畝用量為200-300毫升。需要注意的是,莠去津在土壤中持續時間長,施用量過大容易傷害后茬作物中的敏感作物(如油菜),所以一般采用噴莖葉的方法除草,時間為玉米3 ~ 5片葉,雜草2 ~ 3片葉。2.乙草胺(50% EC)是中國最大的除草劑。
該除草劑對大豆和花生安全,適合玉米與大豆、花生間作。乙草胺主要用于防除一年生禾本科雜草,但對雙子葉雜草防除效果較差。3.丁草胺的劑型為50%和60%乳油,玉米播種后出苗前使用。每畝用量為:60%丁草胺125-150毫升或50%丁草胺150-185毫升。丁草胺對大豆和花生安全,適合玉米間作大豆和花生。4.莠去津水莠去津水是莠去津和乙草胺的混合物,在玉米播種后出苗前使用,每畝用量為200 ~ 300毫升。
8、姜螟危害用什么 農藥最有效果?姜螟又稱玉米螟,是危害生姜的主要害蟲。它的食性非常多樣。有害時,用幼蟲咬嫩莖,繼續危害,故又稱為蠕蟲。姜蛾叮咬姜苗后,莖中空,水分和養分運輸受阻,使姜苗上部葉片變黃枯萎,莖易折斷。防治方法:①清理田地,將收割后留在地里的斷株、枯葉清理干凈,集中焚燒。(2)剝離蟲葉和蟲鞘,在不影響生姜生長的情況下,剝離帶有害蟲的姜葉和生姜的地上莖。
9、水田農作物鉆心蟲用什么 農藥?使用阿維菌素、甲氨基阿維菌素苯甲酸鹽等化學藥劑可以防治水稻螟蟲;預防病蟲害最好的方法就是提前預防,可以使用具有土豪效應的水溶肥料,有抑制病菌,減少病蟲害的作用。1.什么藥對水稻螟蟲最有效?1.防治水稻螟蟲時,茚蟲威、氯蟲苯甲酰胺、阿維菌素、乙基多抗霉素、氰氟蟲腙、四氯乙酰胺、甲氨基阿維菌素苯甲酸鹽等藥物較為有效,但應交替使用,防止螟蟲產生抗藥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