誤區之一:盲目吸毒。如果不調查蟲情,就無法掌握蟲口密度和蟲態,也就無法掌握防治的適當時機。對策:根據蟲情調查,及時噴藥處理。做到“蟲豸不見,藥打卵峰。”第二代棉鈴蟲百株累計產卵量達到30粒時為生物農藥防治期,產卵量為100粒時為化學農藥防治期。在控制期內連續施用農藥的時間不應太長,兩次施用之間的時間間隔,生物應為1/3天,化學應為1/45天。誤區二:藥不對。有的棉農在市場上各級亂買亂用農藥有的在不同時段選擇棉鈴蟲導致適得其反,防治效果差。
6、如何防治 棉鈴蟲?(1)剪枝。據調查,二代期間及時修剪一次棉鈴蟲可使百株卵數減少40% ~ 60%。第二代棉鈴蟲脫葉棉田,田間卵、蟲數量下降38% ~ 54.5%,平均27.7%。在4代/123,456,789-0/高峰期,及時去除邊緣中心和多余芽,可使卵和幼蟲存量分別減少52.5%和58%。(2)把雞蛋擦干凈。80%的二代棉鈴蟲卵產在嫩梢和葉片正面。在產卵盛期,將卵逐個擦掉,三天一次,連續3 ~ 4次,可明顯減輕傷害。
(3)灌溉。棉鈴蟲蛹高峰期,結合抗旱和適時灌溉,蛹死亡率可達70%左右。另有資料顯示,若灌溉淹沒表土1.5小時左右,則棉鈴蟲埋一天死亡率為100%,埋3-4天死亡率為77%-85%,埋6-8天死亡率為61%-73%。(4)噴施肥料。棉鈴蟲成蟲期,用1% ~ 2%過磷酸鈣淋洗液作葉面噴施肥料,一般可減少棉田產卵量33.3% ~ 74.4%,平均55%。
7、立秋了 棉鈴蟲該怎么治秋耕冬灌,以降低越冬蟲的種群基數。秋棉鈴蟲在棉花、玉米、番茄等受損嚴重的農田。,進行秋耕冬灌,斷壟,破壞了越冬場所,增加了越冬死亡率,減少了一代的發生。優化作物布局,避免鄰近作物的遷移繁殖棉鈴蟲,在棉田邊緣和渠埂上種植玉米誘捕帶,選擇早熟玉米品種,每667平方米種植2200株左右。利用棉鈴蟲成蟲喜歡在玉米角處棲息產卵的習性,每天早上由專人鞭打心葉,消滅成蟲,減少蟲源。
加強田間管理,適當控制棉田后期灌溉,控制氮肥用量,防止棉花徒長,可以減輕棉鈴蟲的危害。在棉鈴蟲成蟲產卵期葉面噴施2%過磷酸鈣浸提液,不僅有葉面肥的作用,還能減少棉鈴蟲成蟲在棉田的產卵量。及時打頂修剪,將枝葉取出田間銷毀,可消滅棉鈴蟲的卵和幼蟲,減少棉鈴蟲在棉田的發生。當棉田棉鈴蟲 100株害蟲發生率第一代為5-10,第二代為15-20,第三代為25時,可采用化學農藥進行防治,以選擇性處理為主,嚴禁盲目綜合施用農藥。
8、 棉鈴蟲怎么治(1)修剪據調查,二代期間及時修剪一次棉鈴蟲可使百株卵數減少40% ~ 60%。第二代棉鈴蟲棉田,田間卵、幼蟲存量下降3.8% ~ 54.5%,平均27.7%。在第4代/123,456,789-0/的高峰期,卵和幼蟲的存量可分別減少52.5%和58%。(2) 80%的二代/123,456,789-0/卵產在嫩梢和葉片正面。在卵的高峰期,把卵一個一個擦掉,三天一次,連續3-4次,可以明顯減少傷害。
(3)在棉鈴蟲蛹高峰期灌水,結合適時灌水抗旱,蛹死亡率可達70%左右。另有資料顯示,若灌溉淹沒表土1.5小時左右,則棉鈴蟲埋一天死亡率為100%,埋3-4天死亡率為77%-85%,埋6-8天死亡率為61%-73%。(4)施肥:在-0成蟲期,用1% ~ 2%過磷酸鈣淋洗液作葉面噴施肥料,一般可減少棉田產卵量33.3% ~ 74.4%,平均55%。
9、什么 農藥防治棉蛉蟲,鉆心蟲效果最好?當棉田棉鈴蟲 100株害蟲發生率第一代為5-10,第二代為15-20,第三代為25時,可采用化學農藥進行防治,以選擇性處理為主,嚴禁盲目綜合施用農藥。棉鈴蟲最佳施用效果為卵孵化高峰期至幼蟲二齡,第二代卵多在頂部嫩葉上,宜采用滴采或只在棉株頂部噴霧。第三代和第四代卵分散,可噴灑在棉株周圍,棉鈴蟲的防治應以生物為主農藥或對天敵危害較小農藥。棉鈴蟲重塊情況下,在產卵期或孵化期至三齡幼蟲前,局部噴灑拉維恩、卡基克、賽丹、BT制劑進行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