屬于鯉科,Misgurinae,泥鰍屬。身體細長,前端略圓,后端扁平。吻突出,眼睛小;嘴小,下等,馬蹄形。嘴唇柔軟發達,有細密的皺紋和小突起。頭上沒有細鱗片;身體鱗片極小;體表富含粘液。背鰭無硬刺,起點略高于腹鰭起點;尾鰭圓形,尾柄上下有窄而平的皮褶。體灰黑色,夾雜著許多小黑點,由于生活環境不同,體色也往往不同。泥鰍喜棲息于靜水底部,常出沒于湖泊、池塘、溝渠、水田底部富含植物碎屑的淤泥表層,對環境的適應能力較強。
4、怎樣養 泥鰍?家庭飼養泥鰍 泥鰍為暖水性魚類,生活在1530℃范圍內,最適水溫范圍為2427℃。農家樂池塘養殖泥鰍具有投資少、收益快、簡單的優點。1.建水池:在房子前后和院子四周建一個水池,有水又能避風防曬。水池一般用磚和石頭砌成,池深1米左右。水池建好后要用水泥找平,晾干后再放入泥漿中。5尺,注入1尺清水,就可以放種子了。二、播種:水池建好后,放11?
種苗可在市場購買或自行繁殖捕捉;無論如何,都要選擇健壯無害,大小均勻的泥鰍苗,按照三雌一雄的比例搭配。雌雄鑒別方法可通過其外觀觀察:雄性頭尖,胸鰭窄而長,體厚如尾端,尾尖鰭條基部有骨片;雌性的頭呈橢圓形,扁平。雌泥鰍產卵能力強。一條雌泥鰍從初夏到初秋能產卵4000多粒,一般一年23次,產卵10000多粒。3.投喂:由于泥鰍是雜食性魚類,牛糞、米糠、小麥、蠅蛆均可作為餌料投喂,一般一日三次。
5、怎么養 泥鰍魚技術可提供娃娃魚技術養殖一年生優質娃娃魚苗,長20厘米左右,深色健壯,成活率100%。養殖池建在光照好、通風暖、交通方便、水源充足、給排水方便、3公里內無污染源的地方。泥鰍池土壤為中性或微酸性粘土。面積100 ~ 300m2,池深80 ~ 100 cm,水深30 ~ 50 cm。放養泥鰍前15天,用生石灰對池塘進行消毒。
放養泥鰍前,用3%的鹽水浴消毒10分鐘。晴天中午挑選體長每平方米3 ~ 4厘米的泥鰍品種50 ~ 60條。飼料喂養泥鰍雜食性,水中的小動物、植物、微生物、有機碎屑都是它喜歡的食物。人工飼養也要用蛆、蚯蚓、小雜魚、貽貝、魚粉、畜禽下腳料等動物飼料和麥麩、米糠、豆渣、餅粕等植物飼料喂養。定時、定點、定質、定量喂食。
6、 泥鰍的 養殖方法養殖泥鰍1的五種方法。庭院養殖方法。農家院可以因地制宜泥鰍-3/,是農民致富的好路子。院子里用的泥鰍塘可以用水泥砂漿砌筑,面積視院子大小而定,50 ~ 100 m?2合適。水深要保持在50cm左右,池底要覆蓋20cm厚的肥泥,保證泥鰍鉆井泥漿能活。池塘用生石灰消毒后,注入淡水,施入糞肥。一般泥鰍種在生石灰毒性消失后(7天左右)即可放生。
放養前用3%的鹽水浸泡10分鐘。放養時間一般是春季晴天。除了施肥培養天然餌料生物供泥鰍食用外,還要補充一些人工餌料,如米糠、麥麩、豆餅、菜葉等。投喂量一般控制在泥鰍總重量的510%,可根據季節、水溫、天氣和泥鰍投喂情況靈活控制。秋末冬初,泥鰍進入冬眠期,可在池中施些基肥,保暖過冬。因為院子里的池塘小,所以要保持良好的水質,經常換水。
7、如何 養殖 泥鰍1、池塘條件,池塘要靠近水源,以便定時補水,最大面積不超過1畝。水深只有4050cm,水質要求中性偏酸性。池底要平整,少淤泥,池脊要壓實,要堅硬,防止泥鰍逸出。為了方便抓魚,可以在排水口附近挖一個68㎡的魚坑。2、魚苗放養,池塘養殖成年泥鰍,一般每平方米水面投放4050個泥鰍種,泥鰍種規格要整齊,大小差距不能太大,以免大泥鰍吃小泥鰍。
泥鰍在池塘種植時,用增效水木精浸泡沖洗5分鐘,防止水木精的發生。3.有了充足的基肥,泥鰍有雜食性,水中的植物、小動物、微生物、有機碎屑都是它的食物。幼苗下池前,要施足基肥,繁殖餌料生物。一般每平方米施有機肥1015公斤。4、日常管理,水溫超過30℃時,泥鰍大部分鉆進泥里避暑,容易缺氧窒息致死。此時要經常補充淡水,增加水體中的溶解氧,調節水溫,同時要做好遮陽措施,可以利用水葫蘆、浮萍等水生植物進行遮陽。
8、農田飼養黃鱔 泥鰍怎么養水田養殖泥鰍是的,黃煌不會。4.科學飼養黃鱔用泥鰍養殖時,主要是飼養黃鱔。池塘中的泥鰍主要由黃鱔排出的排泄物和黃鱔吃不完的飼料組成,完全可以滿足泥鰍生長的營養需求,不需要另外投放泥鰍飼料。黃鱔應在人工池塘中與飼料一起投喂。黃鱔可投喂蚯蚓、黃粉蟲、河蜆等。為了提高飼料利用率,更好的觀察黃鱔的生長情況,泥鰍,也可以通過安裝的食臺進行投喂。
這個面積取決于水池的大小,在水面以下5厘米處最合適。5.每年4-11月生長期的日常管理,從五月到九月。這個時期是成長的旺季,所以這個時期的管理一定要勤快細心,經常檢查養殖 pond的情況,發現問題及時解決。仔細觀察池塘中黃鱔和泥鰍的生長動態,以便及時采取措施,第一,保持水位適中穩定。因為水深不利于黃鱔的生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