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種蔬菜長蟲子是正常的,給蔬菜 lay 農藥就行了。但是打農藥的時候要注意時機,這樣才能充分發揮藥效!打電話農藥最不合適的時間是中午,因為中午不僅人怕熱,蟲子也怕熱,尤其是炎熱的夏天。打電話農藥不僅揮發快,而且很難噴到昆蟲身上。普通的農藥如果不對昆蟲噴灑,就無法發揮自身的藥效。另外,天氣是熱的,很容易蒸發藥效,所以相當于忙了一天的中午!
4、 蔬菜上殺菌藥打了兩個多小時就下雨有用嗎雨季,每隔7-10天噴一次殺菌劑就夠了。沒必要每次下雨都噴殺菌劑。在雨水較少的季節,可在雨后第二天或第三天噴灑殺菌劑預防病害。農藥噴灑后6小時,殺菌劑噴灑后12小時,雨水對藥效的影響不大。噴灑后農藥,雨水對殺菌劑藥效影響較大。被雨水沖刷后,失去保護作用。如果12小時內雨量較大,最好再噴一遍。
可以,但是效果不大。需要一段時間來吸收。建議根據季節確定重新噴灑殺菌劑的最佳時間。夏秋季上午10點以后和下午4點比較適合噴灑殺菌劑,冬春季下午2-4點比較適合噴灑殺菌劑。除了適當的時間外,還要注意農藥的濃度、殺菌劑的安全期限和混用的標準。一般噴完殺菌劑4-5小時后下雨沒關系,但也要看實際情況。十幾種殺菌劑在不同季節的最佳時間是不一樣的。在氣溫較高的夏秋季節,晴天要在上午10點左右和下午4點以后施藥,因為上午10點左右,果樹和農作物葉片上的露珠一般比較干燥,溫度不會太高,也是病蟲害最旺盛的時候。這個時候噴灑效果更好。下午4點以后,光照逐漸減弱,溫度逐漸降低,粉虱薊馬等夜間害蟲開始活動。
5、在什么氣候條件下施用 農藥效果最好農藥的控制效果經常受到天氣的影響。在多風、多雨、高溫高濕等氣候條件下,使用農藥會影響藥物的正常性能。因此,在上述條件下,不適合應用天氣。原因如下:1。大風天氣不宜用藥,因為風大天氣容易使噴灑的粉劑或噴霧液滴隨風飛揚,不能迅速降落并均勻附著在待防治作物表面。同時,化學品飄移到相鄰敏感作物上易造成藥害,落到用藥者身上易造成中毒,飄移到空氣和水源上易造成環境污染。
2陰天或雨天不宜施藥,因為雨水可直接沖走農藥,造成流失,不僅影響防治效果,還會造成河水污染,導致魚蝦等水生生物中毒死亡。不同的農藥品種和劑型具有不同的抗雨水沖刷能力。一般吸收性農藥能被作物吸收到體內,受雨水影響較小,特別是拌種藥,雨水對其影響較小。在劑型中,粉劑和可濕性粉劑最不耐雨水沖刷,容易流失,而EC 農藥由于在作物上形成一層油膜,對雨水沖刷有一定的抗性,但也有一定的局限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