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藥常識1。什么是農藥?農藥指用于預防、消滅或控制危害農業、林業的病、蟲、草及其他有害生物,并有目的地調節植物和昆蟲生長,或來源于生物和其他天然物質及其制劑的一種物質或幾種物質的混合物。二、農藥品種的分類:如果知道了農藥的分類,就能更好地掌握每個具體農藥品種的表現、防治對象、使用方法等方面的知識,從而使農藥發揮更積極的作用。
1.殺蟲劑(包括殺螨劑):用于控制有害昆蟲和螨蟲(蜘蛛)。按作用方式可分為:①胃毒:藥物通過昆蟲的口器進入體內,通過消化系統發揮作用使昆蟲中毒而死亡。比如敵百蟲就是典型的胃毒。其藥液噴灑在菜葉上,菜青蟲、小菜蛾幼蟲咀嚼菜葉,吃了藥,可引起中毒死亡。②接觸中毒:藥物通過昆蟲表皮進入體內,對昆蟲的中毒和死亡起作用。
6、生態 農藥在國內的發展 情況如何?國內研究部門的一個特點是,他們的獎項往往與他的研究論文掛鉤,也就是說,他研究了一個課題,發表了一篇文章或論文,升到一級半以后,獲得的獎項更多。在這個過程中沒有應用層面的獎勵機制,導致研究機構和應用之間存在很大的脫節。國外是怎么做的,就是研究機構往往和商業掛鉤,說白了就是賣服務。比如你有一個1000畝的農場(或者行業形成的協會),你想解決什么問題,你付錢給他,他服務你解決或者研究。果不好,沒人找你,科研人員吃飯都是問題。
當然,中國的環境不同,先天條件下比國外更難推廣(土地政策、人口、行政人口與服務人口比例、農民受教育程度等。).而且農業技術本來就比工業技術更難推廣,因為工業研究成果的應用對于一個中國工廠或者美國工廠來說是一樣的,而農業就不一樣了:每個地方的氣候(包括溫度、光照、濕度、季節性)、土壤、地形、昆蟲等因素都不一樣,所以a地往往不適合應用小果。
7、中國 農藥登記新增風險評估是什么 情況,求普及!!!經過多年的修訂,新的“農藥管理規定”于2017年4月1日正式發布,隨后農業部辦公廳迅速發函對5部規定征求意見,其中包括“農藥登記管理辦法(征求意見稿)”。其中最受關注的是新規中農藥注冊申請材料的要求,增加了風險評估報告和效益評估報告(詳見新農藥注冊管理辦法(征求意見稿)第十九條)。風險評估基于科學數據和模型,是在一定條件下進行科學評估的。
一、用模型數據評價“現實中最差情況”。如果初級風險評估結果顯示風險不可控,則可以通過優化參數或進行實際監測來進行更符合實際的高級風險評估。如果從實際監測數據中獲得的風險仍然不可控,該產品的注冊可能會受到影響甚至被禁止。如果企業自己做不了,可以委托專門做風險評估的機構。畢竟風險評估的技術難度還是挺高的,但是國內能做風險評估的公司好像很少,能做的都是很有實力的公司。
8、當今中國農業的狀況對農業科技重點領域進行重大調整,按照先進性、關鍵性、基礎性、實用性原則篩選農業科技發展重點領域。要堅持引進與自主開發并重的原則,優先發展農業農村經濟發展急需的技術或技術體系、達到或接近國際先進水平的技術或技術體系、農業科研應用基礎研究,重點組織實施十大科技行動:實施農作物良種科技行動,促進種植業結構調整;實施優質高效畜牧水產科技行動,加快水產養殖規模化、產業化、標準化進程;實施農產品加工科技行動,培育新的農村經濟增長點,增加農民收入;實施節水農業科技行動,提高水資源利用率;實施農業生態環境建設科技行動,提高農業可持續發展能力;實施防治荒漠化科技行動,制止重點地區生態環境惡化;開展農業高新技術研究和科技產業化,促進傳統農業技術改造,提高農業科技整體水平;實施農業區域發展科技行動,發展區域優勢產業,發展特色農業;實施農業科技能力建設行動,增強我國農業科技實力和后勁;實施人才培養科技行動,打造高素質農業科技隊伍。
9、中國是農業大國,為什么世界 農藥20強的 農藥企業沒有中國中國是農業大國,但農藥工業相對落后。目前國內所有的農藥企業都是以農藥的仿制品為主,利潤率較低,另外國內企業太多農藥。還有,中國的農藥產業政策步伐不夠,幾家跨國公司,如先正達、陶氏、巴斯夫、杜邦、拜耳等。,即農藥第一方陣的企業,具有良好的自主研發能力,專利產品給他們帶來的利潤是驚人的,即使是非專利成分,跨國公司做的制劑也領先于國內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