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乙草胺在播種前按規定的濃度噴灑在地面,起到封土的作用,也可選用異丙甲草胺、異丙甲草胺、二甲戊樂靈等藥劑在播種前噴灑在地面。百草枯具有破壞性,可用于幼苗前土壤滅活;播種后,可根據農藥含量說明,用異丙甲草胺或甲基乙基撲草凈處理土壤。馬明馬鈴薯聞起來像什么,除草和切割好嗎?有一款大連松遼產的“皇牌春滿人”(23.2%砜,喹吖啶酮)。本品為注冊馬鈴薯苗前除草劑。
5、種植 馬鈴薯施什么濃藥高產農藥一般是抗病蟲害的,想高產可以注意管理。種植技術:施足基肥。一般每畝施有機肥3000 ~ 4000公斤,硫酸鉀15 ~ 20公斤或草木灰100 ~ 150公斤,復合肥50 ~ 60公斤。缺鋅可施硫酸鋅2公斤,缺硼可施硼砂1公斤。及時播種。春季馬鈴薯應在12月中下旬至2月初播種,薯塊播芽;秋季馬鈴薯8月下旬至9月上旬播種后,要求加速催芽播種,以保證每塊薯塊上芽健壯,可縮短出苗時間,延長生育期。
播種整薯無傷口,不易感染病菌,不易腐爛,有利于一次性播種整苗。30 ~ 50g適合整薯播種馬鈴薯,太小不利于高產,太大不經濟。用280 ~ 300倍高錳酸鉀溶液浸種20分鐘,可降低黑脛病的發病率馬鈴薯。合理密植。根據該技術馬鈴薯的特點,應適當增加馬鈴薯的種植密度,適宜密度為每畝4000 ~ 5000株。大西洋品種由于植株矮小,需要適當密植,每畝5500 ~ 6000株為宜。
6、內蒙古地區種植 馬鈴薯用什么 農藥內蒙古種植馬鈴薯用什么農藥,根據病蟲害不同。1.馬鈴薯疾病的防治1。馬鈴薯晚疫病馬鈴薯晚疫病又稱枯萎病,是一種真菌性病害,是生產上最常見、最嚴重的流行性病害,可發生在地上的植物和塊莖上。馬鈴薯晚疫病是一種毀滅性病害,極大地影響馬鈴薯的產量和品質,一般減產30%左右,嚴重時造成絕收。因此,必須加強防控。
葉片感染后,葉片尖端或邊緣首先產生水浸綠褐色斑點,斑點周圍有淡綠色暈圈。田間濕度大時,斑點迅速擴大,變成褐色,產生一圈白色霉菌,其中葉背最明顯。干燥時病斑變褐變干,易碎易裂,無白霉,膨脹迅速減緩。莖或葉柄感染后,出現褐色條紋,嚴重病葉下垂卷曲。最后全株發黑腐爛,整個田地都被烤焦,散發著腐爛的味道。塊莖感染后,出現一大片褐色或紫色的病斑,略凹陷,患處皮下的薯肉也呈褐色,慢慢向四周擴散。
7、 馬鈴薯晚疫病用什么藥?疾病是可以預防的,預防比治愈更重要。希望農民能提前預防,防止疾病的入侵。霜鈴3050ml 沃風素25ml 大蒜油15ml 硅膠拌30kg水定期噴灑。備注:苗期大蒜油用量減半,57ml。霜鈴是有機的農藥噴霧,一次200倍液,可以用,有效。馬鈴薯被水淹后,葉片上有許多黑點和死苗。我應該用什么藥?馬鈴薯晚疫病可內吸治療,可選用68.75%銀發利、25%阿米西、56%阿米科洛、25%凱潤、60%百泰、18.7%卡葉、或52.5%治快凈噴霧劑。
擴展資料:值得注意的是馬鈴薯致病疫霉是一種抗性風險較高的病原菌,因為它容易產生抗性。馬鈴薯世界范圍內晚疫病對甲霜靈的抗性普遍存在,我國晚疫病對甲霜靈的抗性也普遍存在馬鈴薯,具有發生區域廣、抗性水平高、發展迅速的特點。然而,對其他類型的殺真菌劑如乙酰胺、羧酰胺和甲氧基丙烯酸酯沒有抗性。
8、防治 馬鈴薯早疫病打什么 農藥科陸、甲霜靈錳鋅、協理帥德、科佳、安科錳鋅、百泰、盛達等眾多。預防:發病前,用500倍稀釋液噴灑霜鈴,每57天一次,共噴23次。治療方法:將霜鈴用300、500倍液稀釋后,用大蒜油10 ml噴灑,每日2次,共23次(噴灑次數視病情而定)。銀發力、科佳、福帥都取得了不錯的成績。不要搞復雜,只要注意合理輪換,再加一點殺毒礬和盛達就搞定了。關鍵在于申請的時間。
防治方法(1)因地制宜選擇抗病品種。一般選擇早熟、抗病品種,提早收獲,(2)實行輪作。重病區提倡與非茄科蔬菜23年輪作,(3)完善培育措施。選擇土壤肥沃的高干地進行種植;增加有機肥施用量,推廣配方施肥,提高寄主抗病能力;收獲后應及時清除病殘組織,并徹底翻土,減少越冬菌源,(4)化學控制。